-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17 论述类文本阅读——测一测
(45分钟 50分)
姓名 分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
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橘皮、桂圆、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即在茶中不加入任何有损茶本味与真香的配料,单单用开水泡茶来喝。“清饮”又可分为四个层次:将茶当饮料解渴,大碗海喝,称之为“喝茶”;如果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可称之为“品茶”;如果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则可称之为“茶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同于茶艺,它不但讲求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 “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茶道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世间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中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的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
“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不讲形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历史上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势,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老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除腻,涤烦解渴,享受人生。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情要真闲。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一在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发展,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
1.下列关于“中国茶道”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
B.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
C.“和”是中国茶道思想的核心和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
D.“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借“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提出的“和、静、怡、真”四字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并在此基础上为人们认识中国茶道和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
B.按照中国茶道的说法,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悦愉快,返璞归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字真谛的境界。
C.在中国饮茶可分两类,一类是“混饮”,就是根据个人的口味,在茶中加入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混喝;另一类是“清饮”,为了不损伤茶的本味、真香,而不加入任何其他配料,只用开水泡喝。
D.中国茶道发源于道家的“真”,它有三个具体要求:一是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二是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互见;三是在品茗过程中放松自己,达到“全性葆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茶道与饮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只是按中国人的观点,茶道的文化品位更高罢了。
B.文章阐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个特点,实际上也是个人见解,主要是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庆市一中201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试.doc
- 重庆市巴南区2014-2015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doc
- 重庆市铜梁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试.doc
- 重庆市铜梁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试.doc
- 重庆市铜梁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试.doc
- 重庆市铜梁中学校等六校2015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联考试卷 文(无答案.doc
- 重庆市铜梁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试.doc
- 重庆市铜梁中学校等六校2015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联考试卷(无答案.doc
- 重庆市铜梁中学校等六校2015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三次月联考试卷(无答.doc
- 重庆市铜梁中学校等六校2015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联考试卷 理(无答案.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课堂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课文相关资料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1课 包身工本课测评方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
- (江苏专用)2015届高考物理 考前三个月 专题十一 力学实验(一)精讲课件 新人教.ppt
- (江苏专用)2015届高考物理 考前三个月 专题十三 电学实验(一)精讲课件 新人教.ppt
- (江苏专用)2015届高考物理 考前三个月 专题四 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精讲课件 新人教.ppt
-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本课测评方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1课 包身工课堂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
- (江苏专用)2015届高考物理 考前三个月 专题十四 电学实验(二)精讲课件 新人教.ppt
-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3课 大堰河 我的保姆本课测评方案 新人教版必修.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