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的变迁9.ppt

  1. 1、本文档共1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历史渊源 2、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                如何看待中国的第一份报纸为外国人创办?       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    但也是近代西方文明的载体和近代文化的载体,传播了西方文化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历史渊源 2.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 3.近代中国大众报业的兴起与发展 报刊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语言通俗易懂 取材世俗,运笔浅显 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新思潮萌发,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 1996年,中宣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该集团目前共有19种报刊,日均发行量达163万份,2000年广告总收入达13亿元,连续几年居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第一位--------目前我国批准的报业集团有31家。 1、特点:种类增多;数量增大;集团化;市场化 原因: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支持; 人们对科技文化更加重视 2、影响:开阔眼界,影响观念,丰富生活, 陶冶情操 3、文化素质的限制,形象性相对薄弱 广播影视的普及 2、电影 (2)概况: 影视业的发展 材料链接: 冷战结束后,BBC,CNN,半岛电视台等各种媒体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判断。在这样一个变化多端的世界中,中国以她迅速崛起的态势令世界震惊。但是在对中国的了解、发展和变化的报道中,很多西方电视台由于意识形态和了解程度不同的原因,更多地从他们认为的角度,以他们的意志进行报道。对于中国的强大,其他国家,各种揣测,各种说法,但是我们要用自己的声音,把我们的真实想法告诉他人。而中国的传媒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和声音告诉世界,影响世界。    ——杨锐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探究的问题三: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探究学习小结 请谈谈四大媒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报刊、电影、电视、互联网) :可使人们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可给人们带来美妙的精神享受 :可加强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可以扩展人们的视野 可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 这些传播媒介改变着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5. 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 B ) A.《时代》的预言非常准确 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 6. 互联网带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包括( D ) ①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 ②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③引起了一场学习革命 ④使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7. 1909年《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这里所说的使人们“开眼界”的应该是( D ) A.电视 B.广播 C.电话 D.电影 8.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做客中国政府网,与网民就教育、医疗、就业、金融危机、反腐等各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内容进行了在线交流。总理提出“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关于这一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 ①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 ②网络成为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 ③网络成为推进民主发展的渠道之一 ④网络民主已经成为主流民主形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哪一种媒介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了大众传播时代? 报 刊 古代:“烽火戏诸侯”、“鸿雁传书”、“青鸟传书”、“鱼 传尺素”、“诗题红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近代:“去邮局寄信、打电话、拍电报、鸡毛信”。开始 实现“海内存知己,天涯弱比邻”. 现代:电话(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发短信、传呼、 上网发E-mail、聊天。进入地球村时代. 请回答: (1)除去上面所列举的沟通渠道外,你认为还有哪些渠道? (2)结合三段材料回答,“古往今来人们与远方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uadi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