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孙杭.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献综述 论《摩奴法典》中的婚姻制度 孙杭 法学04级2班 《摩奴法典》是古印度后吠陀时期权威性的法典,奴隶制确立巩固时期,社会各种主客观因素与历史时代的大背景促使了《摩奴法典》的颁布,其是古印度婆罗门教义性的法典,它集宗教性、世俗性于一身,宗教的特征使它略高于社会现实,且又构成了世俗生活的理念与意识的先导,为世俗生活寻求精神上的驱动力和抽象性的理性化思维;而世俗的特点,使法典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折射现实,满足人民的生活要求。正是该部法典成功地使古印度由原先的“习俗婚”向文明的法律化婚姻制度的转化,并使这种转化在整个古印度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发生作用,使原本单纯针对婆罗门阶层的婚姻法典为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所接受。 《摩奴法典》是一部宗教教义性质的法典。在该法典出现以前,古印度就已经有了数种吠陀经典,在与前几部经典相比较而言,《摩奴法典》中婚姻制度差不多已经定型化了。这不光体现在古印度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制的确立上,而且体现于法典的许多法条之中。法典中对婚姻制度的规定中不仅有了婚姻制度的总原则,而且对婚姻制度中各主体、客体、权利、义务、程序、刑罚等法律要素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作为法的概念已经基本具备了。它以一种定型的制度来规范人们的婚姻行为,并且对各方的权利、义务作出了具体的界定。另外法典对婚姻制度的规定也条理化、具体化了,全书法条共2694条,而有关婚姻制度的规定就占了300条左右,约占全书的九分之一。在法典的第三、四、五、六、八、九、十、十一卷中都有婚姻制度方面的详细规定。 一、《摩奴法典》中的种姓婚姻制度 古印度奴隶社会一种重要婚姻制度,即是种姓婚姻制度。我们说种姓婚姻制度就是指婚姻是按照种姓等级来体现的。它不仅体现在法典的具体规定当中,而且这一种姓等级思想贯穿于整部法典。一切伦理的、道德的、宗教的条文规定,都没有逾越这一种姓婚姻的界定。通观整部法典,表述种姓婚姻制度的条文较多,它们从不同角度来阐释这一制度。但他们不外乎在以下的层次: 首先不同种姓的不能通婚。本条中有两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一旦违反不同种姓结婚的规定,要受到宗教意义上的严厉惩罚;二是假若结了婚,有了后代,该后代不能享有婆罗门的资格和身份。这种规定,实质上是把婆罗门作为一最优等的种姓来看待,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婆罗门等级的最高地位。 其次摩奴法典对于刹帝利和吠舍两个种姓的人,婚姻上未特别表示明确,但我们从卷十第9—12条中几种不同的种姓的婚姻的结合上以充分体现不同种姓的不可通婚的精神, “刹帝利男子和首佗罗妇女结合的所生的人,叫做优俱罗,他们行动粗野,性好残暴,兼有武士种姓和奴隶种姓的性质”,而刹帝利男子和婆罗门妇女结婚生的儿子,叫“苏多”。吠舍和唯一低于自己种姓的妇女所生的儿子..被认为是低贱的,吠舍男子和属于武士与僧侣种姓妇女所生的两种儿子叫做摩偈闼和吠提诃。首陀罗处于四个等级的最低层,他们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是最卑贱的,反映在婚姻上也是这样,法典多处条文都规定了首陀罗婚姻的状况。 二、《摩奴法典》中婚姻制度形成的几大要素 (一)法典自身的时代背景 《摩奴法典》所规定的婚姻制度、婚姻方式是这一时期整个印度民族社会的产物。它虽以婆罗门教教义的面目出现,但却更多地体现出对古印度百家争鸣时期以及其后的整个印度社会的总调整,是印度整个社会上层统治阶级呼唤的产物,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互动的结果。 (二)宗教因素 宗教因素对《摩奴法典》中的婚姻制度法律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古印度社会的宗教信仰由来已久,最早对诸神的崇拜和产生种姓观念的并不是后来的婆罗门教的信仰者雅利安人。早在雅利安人入侵以前,在印度河流域生活着的蒙达人就已有了种姓观念。雅利安人发现这种宗教婚姻观念对他们的统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将它很快地嫁接到他们的信仰之中,以便于他们利用它来加强对其他的种姓的统治,神化自身的统治地位。 (三)政治因素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与特权,以法律的形式来巩固和强化婚姻制度也就成为必然。他们以法律的形式,强化婚姻制度,强调自己的门第出身高贵纯洁,不可亵渎,只是想杜绝其他种姓和下层人民来“窥窃”他们高高在上的统治地位。于是婆罗门颁布了教法,刹帝利就拉命地执行这一教法。 (四)经济因素 宗教、政治因素只是法典强化婚姻制度的外层表象,它的真正的内层驱动力在于经济因素。婆罗门、刹帝利等特权种姓,竭力维护宣传种姓观,强化婚姻制度,都是为了维护他们切身的经济权利。 (五)文化心理因素 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化的心理对生活于其间的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正是印度社会的下层民众从社会心理上从文化传统上,在法典制订前接受了《摩奴法典》中所规定的婚姻制度的相似内容,《摩奴法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