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几位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宝贵总结,3月份自己要考试了,在此分享,方便自己和大家 来源: 朱怡霏 ρū℃ciИò的日志
考试介绍:
????? 一、考试的组织领导 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组织资格考试工作。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截止日年满18周岁; (二)具有高中或国家承认相当于高中以上文凭; (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考试科目 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科目分为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基础科目为《证券基础知识》。专业科目包括:《证券交易》、《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单科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基础科目为必考科目,专业科目可以自选。 《证券市场基础》是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基金从业、证券经纪业务资格、证券分析师资格、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资格都必须通过《证券市场基础》。例如,从事证券经纪业务,就需要通过《证券市场基础》和《证券交易》;从事基金业务就需通过《证券市场基础》和《证券投资基金》两门等。 四、考试时间和地点
序号 考试名称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考试地点 1 第一次全国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2011年1月7日至20日 2011年3月5日、6日 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广州、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苏州、烟台、温州、泉州、拉萨等40个城市 2 CIIA3月考试 2011年1月10日至18日 2011年3月12日 北京、上海、深圳 3 内地证券法规科目考试 2011年5月21日 香港 4 第二次全国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2011年4月12日至27日 2011年6月11日、12日 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广州、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苏州、烟台、温州、泉州、拉萨等40个城市 5 CIIA9月考试 2011年6月14日至27日 2011年9月17日 北京、上海、深圳 6 第三次全国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2011年6月28日至7月14日 2011年9月24日、25日 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广州、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苏州、烟台、温州、泉州、拉萨等40个城市 7 第四次全国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2011年10月10日至20日 2011年11月26日、27日 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广州、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苏州、烟台、温州、泉州、拉萨等40个城市 备注: 1、3月、6月全国从业资格考试仍使用2010年版考试大纲及教材,9月、11月全国从业资格考试使用2011年版考试大纲及教材。 2、协会组织的其他考试将另行公告。 五、考试方式 考试采取闭卷、计算机考试方式进行。 六、报名方式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请考生于以上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按照要求报名。报名费单科70元(不包含教材费),具体缴付方式、发票申请、准考证打印等有关事项于报名开始日后参考报名须知。 七、考试大纲和参考教材 2011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3月、6月全国从业资格考试仍使用2010年版考试大纲及教材,9月、11月全国从业资格考试使用2011年版考试大纲及教材。
~~~~~~~~~~~~~~~~~~~~~~~~~~~~~~~~~~~~~~~~~~~~~~~~
一、计划篇
我是3月底买的书,拿到书的那天,顺手翻了一下,觉得内容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简单。
我读书的理念一直是以理解为导向。所以在我最初的计划中,首先是把书通读一遍,然后细读一遍,接着看历年考题,最后是全真模拟。每个阶段两个星期,合在一起正好是两个月。
结果后来由于工作繁忙,还有些别的事情,导致前后大致只准备了20天左右,平均每天看书3个小时。所以在这里我要提醒有精心计划的朋友,一定要有计划不如变化的心理准备,尽量多预留出一些时间。
二、读书篇
我之前的计划是每天看100页书(正好两个星期看完共1300多页书),实践表明,在每天只有3个小时的情况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