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三历史教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课稿.doc

((岳麓版))[[高三历史教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课稿.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学案 【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复习方略】本专题一直以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例如07年广东高考卷的第2题和第27题的第2小问均与此专题有关。从内容上看,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等内容都是高考的入题点。复习本专题,一是要从宏观上把握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特别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西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程朱理学,明清反封建民主思想这四个时期主流思想的演变为重点。二是要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和“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的观点指导复习。 【教学重点】;“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教学难点】:一是如何理解史学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和“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二要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体会古代思想文化成果的现实意义。 【补充知识】 补充: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 创立:春秋,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发展:战国时期(孟子、荀子) 重创:秦朝 正统:汉代 危机:魏晋南北朝时期 新发展(高潮):宋明 批判:明清 利用:维新变法时期 动摇:新文化运动前期 儒家思想的升华认识 1.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得主导地位的原因:思想内核.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面目。2.儒学的现代价值:儒家的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建立和谐社会都不无裨益。 3.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反对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我们对待儒学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因 春秋 老子 道家 核心思想:道是万物之本源。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哲学思想:辩证法思想 孔子 儒家 核心思想:仁和礼 政治主张(民本思想):为政以德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战国 孟子 儒家 政治思想:仁政;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伦理思想:性善论 荀子 政治主张:礼法并治,王霸兼用,王道为主.哲学思想:制天命而用之 伦理思想:性恶论 墨子 墨家 政治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葬; 庄子 道家 哲学思想:①齐物:否认事物差别②天人“不相胜” 韩非 法家 政治主张:中央集权;主张变法革新; 孙膑 兵家 《孙膑兵法》 【真题再现】 (07.广东高考。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问题讨论〗 1、概括一下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民本思想。 (1)孔子的民本思想是“ ” (2)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 ” (3董仲舒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 学说里。 注:和谐思想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概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例题1】阅读下面几则材料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立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畏以楚其衰,没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以暴乱不起,吾以为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材料五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般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干干净净不可。否则共和不但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国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引自《陈独秀文章选编》 请回答: (1)分别概括前四段材料中所提出的核心主张。在同一问题上为何出现不同的主张?(5分) (2)前四段材料的各种主张中,哪一种主张对后世影响最大?为什么?(3分) (3)材料五中提出怎样的观点?其中“国会议员疾呼尊重孔教”的真实意图何在?(2分) (4)结合材料五和材料一,请你谈谈对孔教的认识。(3分) 解析:本题主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