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绪论.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发酵工程苑 琳E-mail:yuan0079@163.com参考书目《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李艳 主编;《发酵工程》 徐岩 主编;《现代生物工艺学》 储炬 主编。第1章 绪论发酵与发酵工程发酵工程的内容发酵工业的历史渊源发酵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服务领域生物工程与发酵工程一、发酵与发酵工程发酵发酵工程1、发酵(fermentation)是由拉丁语ferver(即“发泡”、“沸涌”)派生而来。指厌氧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现象。巴斯德研究酒精发酵:指酵母菌在无氧状态下的呼吸,是生物获得能量的一种方式。生物化学角度:发酵是微生物细胞为获取生长和生存所需能量而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新的发酵产品的涌现:发酵指利用生物细胞(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在合适的条件下,经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变成所需产物或菌体的过程。现代发酵2、发酵工程是指将发酵原理与工程学相结合,研究由生物细胞(包括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细胞)参与的工艺过程的原理和科学,是研究利用生物材料生产有用物质,服务于人类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发酵工程的组成中游工程灭菌技术空气过滤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种子培养和生产培养的工艺技术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发酵工艺的放大上游工程- 优良种株的选育 最适发酵条件的确定 培养基的制备等下游工程- 目的产物的分离和纯化- “三废”处理二、发酵工程的内容发酵的基本过程获得发酵产品的条件1、发酵工业的生产过程保藏菌种斜面活化扩大培养种子原料机械能预处理生物反应器培养基灭菌空气除菌产物分离纯化副产品成品废物好氧发酵啤酒发酵2、获得发酵产品的条件有适宜的微生物;保证或控制微生物进行代谢的各种条件(培养基组成、温度、溶解氧浓度、酸碱度等);有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设备;有将菌体或代谢产物提取出来,精制成产品的方法和设备。现代发酵工程的核心微生物细胞可控系统或反应器获得特殊反应或过程所需的最良好的生物细胞(或酶);选择最精良设备,开发最优技术操作,创造充分发挥生物细胞(或酶)作用的最佳环境。三、发酵工业的历史渊源天然发酵阶段纯培养技术的建立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代谢控制发酵和现代发酵工程技术的发展1、天然发酵阶段史前到19世纪,人们不了解发酵的本质,仅利用自然发酵现象制成各种饮料酒和食品。主要产品:各种饮料酒、酒精、酱、酱油、醋、干酪、酸乳等。生产特点:手工作坊或家庭式生产,非纯种培养,凭经验传授技术,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为厌氧发酵产品。2、纯培养技术的建立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单种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技术的确立,使发酵技术从天然发酵转变为纯培养发酵,实现了第一个转折。1872年,英国Bredfeld创建了霉菌纯培养法。1881年,德国Koch完成了细菌纯培养技术。1878年,丹麦Hansen建立了啤酒酵母的纯培养方法。纯培养技术的建立1897年,法国Buchner证明了任何生物都有引起发酵的物质(酶),开始了发酵机理的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Weizman发明丙酮-丁醇发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藤牟三郎发明了用砂糖发酵制取正丁醇,最终制成异辛烷。自丙酮酸出发的发酵途径及其产物日本人肠内酵母感染导致醉酒第一次世界大战丁醇:生产无烟火药丙酮:生产炸药纯培养技术的建立主要产品:厌氧:乳酸、酒精、面包酵母、丙酮-丁醇等;好氧:柠檬酸、淀粉酶、蛋白酶等。特点:表面培养,生产过程较简单,对生产设备要求不高,规模不大。3、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1929年,英国A. Fleming发现青霉素;1940年,英国Haward Florey和E. B. Chain分离出青霉素,并确认其卓越疗效和低毒性;1941年,美英合作研究、开发,1942年实现青霉素工业化发酵生产。庞大的抗生素工业兴起,并建立了深层培养法。通气搅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的建立,实现了第二个转折。大型发酵罐搅拌装置180m3发酵罐车间大型空气压缩机发酵车间的空气过滤器通气搅拌发酵技术时期主要产品:初级代谢产物:氨基酸、酶制剂、有机酸等;次级代谢产物:抗生素、多糖等;生物转化产物:甾体化合物等;酶反应产物:6-氨基青霉烷酸等。特点:产品类型多,技术要求高,规模大,技术发展迅速。4、代谢控制发酵和现代发酵工程技术的发展1956年,日本木下祝郎发明了代谢控制发酵技术,使谷氨酸发酵生产实现产业化。1950~1960年,发酵工业的两个显著进步:采用微生物进行甾体化合物的转化;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出现。1960~1970年,许多氨基酸和核苷酸均可发酵生产;开展发酵原料多样化的开发;出现单细胞蛋白的研究和生产。1970年以来,DNA重组、细胞融合等现代生物技术的运用,固定化技术的应用,新型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与设计,特殊环境微生物的研究,动植物细胞的培养,发酵工业清洁生产技术等。主要产品:核苷酸类物质、有机酸、氨基酸、部分抗生素等。代谢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