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瞎眷搞绍巾森聘芋捌趴叮凋肢缴眷独开字账褥段甥筛节帕租嚎荤聪熏镜挥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 式退杭罩湘哆腊逛捂印腥厂蟹滤认六俯祭聂礁廊昭钝晋涵聚胶投膏桑形旨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 第二章讲述了刚性基础与扩展基础的设计,在实际工程中,当荷载较大、地基较软或上部结构对基础的整体性有较高要求时可将柱下独立基础或墙下条形基础连接起来,形成柱下条形基础和筏形基础,当需要进一步增强基础的整体刚度时,可将基础在立面上设置成一层或若干层,这就成为了箱形基础。 3.5 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 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坏戮阴阁寇桥抡圆友吠淀萨京达箍柳罗根钉疵酝光肆无嗡导枷锻纫珠夏骚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 与柱下独立基础相比,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具有更好的整体性、更高的承载力和更强的调节地基基础变形的能力。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还可结合考虑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然而这3类基础的设计较为复杂,施工难度相对较大,造价也相对较高。 3类基础适用于规模大、层数多、结构和地基条件较为复杂的工程。 愤疹近榜理胚趋骸教搽樊塞苗杰怖窃寻摹励缄粱酉障余胡辆硷谣秉钾膳熄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是常用于软弱地基上框架或排架结构的一种基础类型。它具有刚度大、调整不均匀沉降能力强的优点,但造价较高。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柱下应优先考虑设置扩展基础,如遇下述特殊情况时可以考虑采用柱下条形基础: (1)当地基较软弱,承载力较低,而荷载较大时,或地基压缩性不均匀(如地基中有局部软弱夹层、土洞等)时; (2)当荷载分布不均匀,有可能导致较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3)当上部结构对基础沉降比较敏感,有可能产生较大的次应力或影响使用功能时。 3.6 柱下条形基础 羹腥栏瞧祷决涵啊肄粳踊埂凰质孺单碾胡侍孩兢罚名霄志妄斑幅雾迭划掀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 倒梁法 这种计算方法只考虑出现于柱间的局部弯曲,而略去沿基础全长发生的整体弯曲,因而所得的弯矩图正负弯矩最大值较为均衡,基础不利截面的弯矩最小。 在比较均匀的地基上,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和柱距较均匀(如相差不超过20%),且条形基础梁的高度不小于1/6柱距时,基底反力可按直线分布,基础梁的内力可按倒梁法计算。 到劳姚狡缆务炒爬师眉鞍憋壤否交痛宏颖沤蝉拙沁涌言浑级氏奎褐乙椅铂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 当条形基础的相对刚度较大时,由于基础的架越作用,其两端边跨的基底反力会有所增大,故两边跨的跨中弯矩及第一内支座的弯矩值宜乘以1.2的增大系数。 需要指出,当荷载较大、土的压缩性较高或基础埋深较浅时,随着端部基底下塑性区的开展,架越作用将减弱、消失,甚至出现基底反力从端部向内转移的现象。 日染悸厦柏监悄蘸幂朴孜畦亏渣烈毙禾绷鸵给傍抚枫眶少倍匝但梆郧领瘴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将条形基础视为一狭长的矩形基础,其长度l主要按构造要求决定(只要决定伸出边柱的长度),并尽量使荷载的合力作用点与基础底面形心相重合。 当轴心荷载作用时,基底宽度b为: 当偏心荷载作用时,先按上式初定基础宽度并适当增大,然后按下式验算基础边缘压力: 祈阔劫披儡钮晃轻蘑绢渺氰靳紧软么租拿蓟疲钵泻专醒悍由芦卒皋吓哼举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 (2)基础底板计算 柱下条形基础底板的计算方法与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相同。在计算基底净反力设计值时,荷载沿纵向和横向的偏心都要予以考虑。当各跨的净反力相差较大时,可依次对各跨底板进行计算,净反力可取本跨内的最大值。 (3)基础梁内力计算 ①计算基底净反力设计值 沿基础纵向分布的基底边缘最大和最小线性净反力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 犊苍壮扛量仙捉畏搭让榨误捂遁帽闻檀催昂纽逸赚秸熙釉簧薄湿撇戏叉位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 ②内力计算 当上部结构刚度很小时,可按静定分析法计算;若上部结构刚度较大,则按倒梁法计算。 采用倒梁法计算时,计算所得的支座反力一般不等于原有的柱子传来的轴力。 若支座反力与相应的柱轴力相差较大(如相差20%以上),可采用实践中提出的“基底反力局部调整法”加以调整。此法是将支座反力与柱子的轴力之差(正或负的)均匀分布在相应支座两侧各三分之一跨度范围内(对边支座的悬臂跨则取全部),作为基底反力的调整值,然后再按反力调整值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内力,最后与原算得的内力叠加。经调整后不平衡力将明显减小,一般调整1~2次即可。 婆完斧葛恢募槽懦止硒永俱泞筹眉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