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在苏北平原的一段军人生活
凤 长 坤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这个时候,回味一段曾经历过的军营生活,重温那些战争年代值得汲取的传统和经验,很有必要。
从 军 去 !
我的家乡在苏北平原,位居通衢串场河上,在三年“自卫战争”时期,处于国、共两党政权与军队的交叉拉锯地区,频繁的政治斗争和军事较量,使广大人民群众在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上,产生分岐,壁垒分明,就连儿童也卷进了战争的旋涡。
1947年,家乡获得了解放,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反霸斗争,使贫苦人民政治上得到解放,工农商业生产活动逐步恢复正常。当时我年龄尚幼,但已参与活动,做了一些工作,逐步走上革命的道路。
1948年,战争形势发展很快,国民党军的所谓“重点进攻”亦近于破产,随着洛阳、济南的解放,它连对北方大城市的防卫也难以全面,只能收缩固守某些战略重点,战争形势对国民党军越来越不利。而我军则逐步主动,在战略上采取攻势,处于大发展前夕。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到苏北军区司令部入伍从军的,当时已十六周岁。
1948年秋的一天下午,我持苏北第五军分区政治处的介绍信,到位于阜宁县西北方向的刘河村苏北军区司令部报到,又由他们介绍到机要训练大队(又叫机要学校)报到。刘河,是一条东西流向的小河,宽度不超过20米,河道弯弯曲曲,流水徐徐缓缓,两岸有稀疏的小树,北岸有许多泥垟草舍,居住着当地农民,我们的学校就寄住在这些农民的草舍中。接待我的是一位很矮、很瘦又很近视的女同志,她操南方口音,戴一副眼镜,着一身很旧的灰军装,一顶军帽还比较新,戴在头上出奇的大,好像是悬在膨松的头发上,随时会掉下来。她的态度有点严厉,谈起话来老是“同志同志”的,像是特别提醒你注意什么,令人产生一种不好说话的感觉。事后知道,她叫任何,是这个大队的教导员,还是大队长江立涛(机要科长)的爱人,三十几岁了,还没当妈妈,所以有人说她不像做妈妈的。
苏北是国民党政权的重要屏障,国、共双方争夺激烈,局势一直比较紧张。我报到的时候,人还很少,直到部队驻扎在两淮以北的一个大村庄里,淮海战役快打响时,人员才基本到齐,编队才完毕。我所在的班有十一人,七男四女,班长叫鲍传杰,江苏泰兴人,是参加过苏中七战七捷的老同志,副班长张锡焘,也是一位老同志,从年龄上看是两位老大哥,大家一齐喝薄粥、睡草铺、学军事、学政治、搞政审、练技术,兴高采烈,天真无邪,生活在革命军队的大熔炉中,一直到渡江战役开始时才告一段落,历时半年有余。时间虽短,却令我终身难忘,这是我军旅生涯的开始。
风纪模范江立涛
老红军江立涛,是苏北军区司令部机要科长,也是我们机要干部训练大队(简称机训队)的大队长。他为人正直,又非常严谨,人前讲话一口一个“大家同志”,那是标准的湖南腔,我们和他相处了秋、冬、春三个季节,没见他和人开过一次玩笑,可也未见发过一次脾气,总是那么严肃又温和,像严父,更像慈母,令人敬畏又亲近。在那些日子里,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他都是衣着整齐,一套灰色军装,浆洗得干干净净,穿在身上平平整整,一丝不乱,每个纽扣都扣得紧紧的,其姿态永远是挺胸、收腹、抬眼、扬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举手投足都很得当,处处显示他的资质和素养不同一般。记得有一次军区的参谋长张震东陪政委陈丕显来视察,江大队长站在已列好队的旁边,青松般挺立,目不斜视,精神抖擞,令人肃然,张参谋长曾打趣地说:“你们的队长是风纪模范!”
这位风纪模范对我们要求相当严格,天不亮就鸣号起床,有时还一间房一间房地敲门唤醒,让我们在不点灯的情况下,摸黑打好绑带,打好背包,在空旷的野地里集合、出操,一个也不许漏掉。淮海战役进行那年的淮北平原,非常寒冷。我们虽然有御寒的冬装,一般都是一套棉袄棉裤,一双单布鞋布袜,一顶单帽,再加一套自己由家里带来的衬衣、衬裤,再没其它冬装,连手套也没有,感到很冷,野外活动更加难耐。因为冷,每次集合,大队长让我们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搓手、跺脚,接着就列队在空旷的场地上,以慢跑的速度转圈子,口里喊着“一、二、三、四,革命到底”“革命战士,不怕寒冷”之类的口号。老实说实在打不起精神来。因为前一天下午喝的两碗粥,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消化,早就颗粒无存,小便一解,肚皮空空,饥饿难耐。所以他总是要求我们跑步以前不要小便,还说这是有科学道理的。
江大队长在操场上检查军风军纪非常仔细,从头到脚,每个环节都不放松,帽子要戴正,扣子要扣好。特别是裤扣要扣好,绑带要打好,既不能过紧,妨碍血液流通,又不能过松,过松不但要散,还容易在行军时使腿疲劳。他还关照大家同志在野外小便要背着风,迎风解扣容易受凉,而大便则要向着风。大家问为什么,他说除非你诚心闻臭气,引得大家哄笑不止。他对我们这些初入军旅生活的人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江大队长给我们的印象是严肃与慈祥的集合体,他的整洁与有条不紊使我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