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干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背上的干部 ?? ——追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优秀党员领导干部”毕世祥 XX年,毕世祥同志考察“帐篷新生活”设施生产情况。 大地雪白,寒风刺骨,当他离开这个世界时,气温达零下20度。那一天,这个习惯在路上奔波的汉子再也没能回家。 XX年12月19日,康定县殡仪馆,干部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此时,几百公里外的白玉县白玉河坡村升起了袅袅轻烟,根秋绒布和罗陆两家人正在煨桑祈愿,这是藏族人民对逝者最尊贵的祈愿方式。“我们之间并无血缘关系,但他比亲戚还亲。”根秋绒布说。 是谁让大家如此怀念?他就是被省委追授为“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的原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毕世祥。XX年12月16日,毕世祥前往新龙县开展群众工作,在翻越海拔4412米的高尔寺山时,因冰雪道路发生车祸,因公殉职,终年53岁。 最好的虫草在课堂上 甘孜州福利院的仁真翁姆一直背着一个旧书包,不愿意换下,这个书包是毕世祥一年前送给她的。仁真翁姆是毕世祥在甘孜州群众工作全覆盖中结对帮扶的一名孤儿,毕世祥一直将仁真翁姆当作自己的女儿,并在空闲时经常打电话给她说:“要想走出大山必须努力学习,只有知识才能为我们插上翅膀,让我们飞出大山。” XX年秋季,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藏区教育发展、实施“9 3”免费教育计划的战略部署。毕世祥积极践行这一战略部署,努力引导藏区孩子学习知识和技能,实现一人成才、全家脱贫。 有一次,他在石渠县调研时了解到当地群众送子女入学积极性不高,在孩子七八岁后就让他们去放牛、挖虫草。毕世祥非常着急,随即与大家交谈起来。 有的家长说:“虽然现在义务教育阶段不用花钱,但到大学时还是要交钱,不如在家放牛。”有的还说:“虫草是我们重要的副业收入,小孩子的眼睛好,能为家中多挣钱。”听到这里,毕世祥问大家,最好的虫草在哪里?大家七嘴八舌说开了,有的说在理塘的大山中,有的说在石渠的草原上。 毕世祥说:“最好的虫草不在山上,而是在课堂上、书本里和老师讲授的知识里。”他扳着指头算起了账,孩子挖虫草一年多的能收入二三万元,少的也就一万元,但如果他们学有所成,找到工作,每年就会有三四万元甚至更高的收入。“挖虫草是靠天吃饭,随着资源越来越少,收入也会越来越少,与其将命运交给上天决定,不如自己努力,把命运握在自己手中。”大家都被他浅显易懂的讲解折服,纷纷表示一定让孩子好好学习。“最好的虫草不在山上,而是在课堂上、书本里和老师讲授的知识里”——毕世祥的观点随即传播开来,还衍生出“最好的松茸在书本里”、“最肥美的牛羊在课堂里”等许多民间版本。 新型帐篷凝聚着他的一份情 出生在康巴高原的毕世祥,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让高原上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致富奔小康。 甘孜州半数百姓靠放牧为生,许多牧民居住在狭小的牛毛帐篷中,条件艰苦。XX年10月,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部署,为我省牧民群众设计适合游牧生活的帐篷,做到防风、避雨、防潮、保暖,并设计适用、便携、经济的帐篷生活设施,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毕世祥听到消息后,积极行动,主动为牧区新型帐篷的设计工作提供帮助。他率州畜牧部门的同志深入甘孜州牧区县牧户家中实地调研,反复征询牧民群众意见,将所获得的信息资料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为优化和改进牧区新型帐篷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意见。 XX年藏历新年期间,毕世祥到石渠县色须镇参与发放新型帐篷,整个草原都沸腾了。当领到新设计的新型帐篷和折叠床、钢炉、奶渣晒垫、马夹凳、牛奶分离器、多功能组合桌、太阳能照明、多功能组合架、多功能提水袋等9件适合放牧生活用具时,石渠县尼呷镇牧民格拉说:“没想到,我们这些一辈子在草原上游牧的牧民也能过上现代化生活。”看着牧民们开心的样子,毕世祥欣慰地笑了。 每年至少200天在基层或去基层的路上 “冰冷,很不习惯。”这条短信是毕世祥给妻子最后的留言。当天他从成都返回,第二天要前往新龙开展群众工作。“时间不够用啊!”这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他的一生都是忙碌的,心系基层的他,平时除了在办公室,更多的就是下基层。根秋绒布和罗陆就是毕世祥在甘孜州做群众工作时与他们结对认亲的,通过一年的接触,他们成了好“亲戚”。 甘孜州多样的地貌特征使得交通十分险峻,加之冬季大雪封路,让路途更为艰险,但他从来不在乎艰难险阻,只要有工作任务,他就立即动身。 据同事计算,他每年基本上有200天以上在基层或去基层的路上,每年行程超过8万公里,许多地方只能以马代步甚至徒步踏勘,当地群众称他为“马背上的干部”。 在他任康定师专团委书记时,一次他和几名同事在坐车回学校的路途中发生车祸,让他落下了头痛的病根。 还有一次,在他任甘孜州外贸局副局长兼外贸

文档评论(0)

hai1956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