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3届高三5月考前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VIP

江苏省扬州市203届高三5月考前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扬州市2013届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适应性考试 历 史 2013.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说“(西周时期)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反映了分封制天子与诸侯之间的臣属关系 B.体现了宗法制天子与诸侯之间的等级关系 C.诸侯通过纳贡向天子表达忠诚态度 D.诸侯向天子述职表现出中央集权倾向 2.清代各地盐商从水陆两路汇聚扬州,有秦商、晋商、徽商……会馆就是同乡商人聚会、谈生意的地方。因为各地风俗习惯截然不同,所以各会馆的建筑风格也截然不同。这表明扬州会馆有利于研究 ①建筑发展史 ②清代外贸史 ③运河文化史 ④商帮发展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古代中国某著名思想家曾主张“变垂拱无为的寡欲政治为扩张皇权的多欲政治,变约法省禁为王霸双管齐下,变轻徭薄赋为‘赋敛繁多,律外而取’”,这位思想家是 A.荀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 4.西方史学家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的“很多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但讲述的故事却包含了斗争、恐怖、奇迹、兴奋……非常吸引读者”。这里的“读者”最主要指 A.达官显贵 B.知识分子 C.市民阶层 D.社会游民 5.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各省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诏书不能说明 A.妥协体现了历史智慧 B.顺应历史潮流之举 C.加快中国走向共和的步伐 D.企图保留君主地位 6.1932年,民族资本家宋棐卿在天津创立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约三年时间里,代理商遍布全国许多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推动其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公司地处沿海交通方便 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 C.列强忙于应对危机无暇东顾 D.国民政府的政策推动 7.1908年《图画新闻》中载有一份衙门堂审记录:“(女子严阿苏与男子梁海相识,路上相遇,因邀同行,为巡士抓获)官问:何时与梁相识?阿苏回: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问:此事汝母知否?阿苏回: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斥二人:汝不凭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居然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对此记录分析正确的是 ①西风东渐,青年男女思想日益解放 ②晚清官员思想保守,愚顽不化 ③新旧思想和风俗习惯杂陈 ④军阀政府沿袭旧风俗旧制度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思想家要“重估一切价值”,对中国进行深层文化结构的根本改造。从文明史的角度,他们提出的历史性课题是推动 A.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B.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兼容 C.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 D.传统文化的传播 9.美国历史学家莫里斯·迈斯纳说: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人“既是具体的中国历史环境的产物,又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论断的是 A.领导工人运动 B.进行国民革命 C.工农武装割据 D.国共合作抗日 10.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是前30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的人口流动,后30年多是相对自由的流动。这主要反映了 A.政府的宏观凋控能力丧失 B.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 C.城乡差别的消失 D.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 11.英国史学家彼得·伯克强调写作《图像证史》一书的目的:一是鼓励图像证据的使用;二是告知使用者某些存在的陷阱。下面

文档评论(0)

enxyuio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