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第六章 新乐府运动与白居易.pptVIP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新乐府运动与白居易 本章要点 掌握新乐府运动的相关知识 掌握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情况 了解元白诗派其他代表人物(元结、顾况、张籍、王建及元稹)的创作情况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一、新乐府运动 (一)乐府诗的发展 先秦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汉代:建立乐府机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唐代 :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唐代诗人作乐府诗,有两种形式: 沿用乐府旧题以写时事,以抒发自己情感的,如《塞上曲》《关山月》等 即事名篇,无复依傍,自制新题以反映现实生活的,如杜甫的《兵车行》《哀江头》等。 新乐府运动即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 (二) 新乐府运动 1、兴起背景。 ①社会政治方面的原因:国家中兴需要发挥文学的社会功能。 ②文学内部原因:远承《诗经》和汉魏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近取杜甫、元结、顾况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2、时间、倡导者。 中唐时期贞元、元和年间 白居易、元稹 3、特点: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这一概念首先由白居易提出来。 ①用新题。 ②写时事。 ③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 小结:新乐府运动是中唐时期兴起于贞元、元和年间,以白居易、元稹为主要的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是中唐革新思想在诗坛的反映。 二、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一)诗歌理论:体现在《与元九书》、《新乐府序》、《策林》等著作中。其主要观点: (1)诗歌应植根、反映社会现实,这是其诗歌理论的核心。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 “唯歌生民病”(《寄唐生》)。 (2)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与元九书》) (3)强调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主张诗歌的写实性和通俗化。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 “不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寄唐生》) “尚质抑淫,着诚去伪”(《策林》) (二)关于其诗歌理论的评价 1、本于传统诗教说但也有重大发展:偏重讽刺时事,表现民生疾苦。 2、局限性: 企图以诗达到缓和社会矛盾,未免天真; 过于看重以诗进谏的政治目的; 形式上过于程式化,不符合艺术规律。 第二节 白居易 一、生平及思想 白居易(772 —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后人因称白香山、白傅或白少傅。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县 )。 二、白居易诗歌创作 有《白氏长庆集》。原为七十五卷,现存七十一卷。 “白氏前集《长庆集》五十卷,元微之为序;后集二十卷,自为序;今又续后集五卷,自为记。前后七十五卷,诗笔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集有五本:一本在庐山东林寺经藏院,一本在苏州南禅寺经藏内;一本在东都圣善寺钵塔院律库楼;一本付侄龟郎;一本付外孙谈阁童。” ——《白氏长庆集序》 今存白诗二千八百多首,文八百多篇。 1.讽谕诗:反映民生疾苦,讽刺批判现实弊政。 以《秦中吟》(10首)、《新乐府》(50首)为代表。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买花》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 “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飞骨不收。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 “老人言,君听取。君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边功未立人生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新丰折臂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心忧炭贱愿天寒” “两骑翩翩来者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若悬河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卖炭翁》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上阳白发人》 小结 这些诗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人物事件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主题明确而集中,多一篇咏一事。 善于运用外貌描写和心理刻画塑造人物形象,善于运用叙事与议论相结合及对比的手法,以加强情感、深化主题。 这类诗歌大多是直叙其事,体现了平实率真、通俗质朴的诗风。 2.感伤诗。此类诗是感于一时一事而作,代表作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