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百年化育 世纪弦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年化育 世纪弦歌 ——校史专题宣讲参考材料 “扬州大学,通州溯源,六校合并,屹立苏中……”一段校歌,浓缩了扬大百年办学的传奇历程。 1902年,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建了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开启了我校百年文脉的源流。 1952年,苏北农学院、苏北师范专科学校、扬州工业学校等高校相继在扬兴办,古城扬州从此揭开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崭新一页。 1992年,伴随着我国新一轮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大潮,在扬六所省属高校在全国率先开展合并办学。长江之滨,运河之畔,一所新型的综合性大学——“扬州大学”应运而生。 岁月不居,黌宇巍然;百年化育,弦歌浩荡。11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扬大历代先贤学人所建立的功业,将永载学校史册。 (一)张謇创校 救国图强 树有根,水有源。追溯扬大历史,当从我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说。张謇,江苏南通人,字季直,号啬庵,尊称张啬公,生于1853年,谢世于1926年。张謇从小刻苦好学,天资聪颖,1894年,张謇以殿试一甲一名(状元)大魁天下,为翰林院修撰。他本可以沿着封官进爵的道路青云直上,但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民不聊生的现实,特别是甲午战败之辱,激起了张謇先生强烈的爱国义愤,他毅然摆脱茫茫沉浮的宦海,以全部精力投身到兴办实业和教育事业之中。 救国图强,是张謇先生办厂兴学的宗旨。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初,张謇以通海垦牧公司名义筹备创办通海农学堂。同年,张謇在南通南门外的破庙千佛寺,创建通州师范学校。私立通州师范学校的建立,被孙中山先生称为“开全国之先河”。 纵观张謇一生,他以家乡南通为基地,通过兴办实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兴教办学培养振兴实业的人才,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1953年,毛主席在怀仁堂接见全国工商联代表时,对张謇侄子张敬礼说:“南通是很了不起,尤其是你叔父张謇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张謇办学强调“用”和“适”二字。为培养人才,发展南通经济,1910年张謇将通州师范学校中附设的农科分离出来,发展为农业专门学校。1919年农校上升为南通农业大学。1927年,南通农业大学,与其创办的南通纺织大学、南通医科大学合并为“私立南通学院”。抗战前夕,南通学院已是校誉隆盛,声名远播。从1930—1937年,南通学院培养了l000多名学生,涌现了许多享誉海内外人才。例如,1934年毕业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主要组建人徐冠仁;1936年毕业生、世界著名昆虫学家、圣马利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西北农业大学教授周尧等等。 (二)烽火岁月 矢志不渝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九?一八”事变,悍然发动侵华战争。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战烽火,燃遍全国。 南通学院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南通学院农科学生发起组织“南通学生反日会”,医科学生组织战地救护队,开赴抗日救亡的前哨阵地。1938年3月18日,南通沦陷。南通学院以及通州师范学校的校舍包括仪器、设备、图书等,一夜之间荡然无存。1938年8月,南通学院的农科、纺科迁往上海复校。解放战争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学院师生积极投入反对美蒋的斗争。学院成立“农之友团契”、“纺修社”和“清寒同学互助会”等学生组织,开展各种学术性活动、推荐进步书刊、资助贫困学生。1949年2月2日,南通解放。同年,5月27日,上海解放。1949年9月,在上海的全部师生迁回南通,从此结束了12年动荡不安的生活。 (三)古城办学 创业维艰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1952年,国家决定在扬州建立苏北农学院、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和扬州工业学校三所大专院校,由此掀开了扬州教育史上新的一页。 1952年5月,南通学院农科的农艺系、畜牧兽医系以及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农业教育系、江南大学农艺系,在扬州合并组建苏北农学院(1971年,南京农学院迁来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定名为江苏农学院)。 同年,私立通州师范学校文史专修科、扬州中学数理专修科、苏南丹阳艺术学校艺术专修科和苏北师资训练学校教育专修科,在扬州合并组建苏北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扬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扬州师范学院)。 1952年9月,扬州工业学校破土动工。1958年8月,升格为高等工业专科学校。1965年,该校划归第五机械工业部管理,升格为“扬州工业学院”。1969年学校改建为国营扬州曙光仪器厂。1972年复办“扬州光学机械学校”。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扬州工业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扬州工学院”。 1958年以后,扬州陆续建立起扬州医学专科学校、江苏水利专科学校和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上述6所高校同为省属普通高等院校,是今日扬州大学

文档评论(0)

cigu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