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起步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单元复习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 单元特征: 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进程,是从洋务派为富国强兵、以图自救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的洋务运动开始,经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派发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继而孙中山领导革命派开创完全意义上的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掀起对封建思想文化批判的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一刻也未曾停留。 中华民族 的屈辱史 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 鸦片战争(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中法战争(1883—1885)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日本侵华战争(局部侵华1931—1936;全面侵华1937—1945)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无产阶级(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追求民主和科学) 根据课本的内容,请你提炼出有关洋务运动的兴起、内容、口号、目的、作用等。   兴起 内容 口号 目的 作用 时间: 人物:   19世纪60到90年代   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筹划海防 创办新式学堂    ---南海、北洋、福建  ---京师同文馆(第一所正规学校)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创办人 军事工业名称 张之洞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汉 阳 铁 厂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 创办人 民用工业名称 自强--- 求富---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强兵富国,摆脱内外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派 主观目的 洋务运动实际结局 洋务运动 破产原因 洋务运动积极作用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内外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清政府败于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封建制度的腐朽才导致中国落后,洋务派不但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反而力图维护 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评价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1898年) 背景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内容 历史 意义 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 思想基础:维新思想的宣传和传播 组织基础:保国会的成立,呼吁救国,宣传变法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它是一场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 行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是进步的、 爱国的。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社 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教训 辛亥革命 背景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军事基础: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各地武装起义 经过 各地响应,清政府瓦解 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袁世凯窃权 1912年3月袁在北京 就任临时大总统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评价 性质: 功绩: 局限性(失败之处) 败因: 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没有使中国走上民主富强的道路 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 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新文化运动 前期 后期 代表人物: 基本内容——四提倡四反对 意义(性质、作用) 背景: 开始时间: 标志: 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1915年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主要阵地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旗帜: 民主和科学 十月革命后,转向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四次探索的区别: 陈独秀、李大钊等 孙中山 康有为、梁启超等 李鸿章、曾国藩等 领导人 政治派别 性质 作用 主张、内容 原因 时间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 运动名称 十九世纪60-90年代 清政府内外交

文档评论(0)

gouj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