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盗车杀婴案”附带民事赔偿仅1.7万元,突显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的荒谬
(广东德培律师事务所 谢辉律师)
一、话题争议的缘由
据新华社消息,2013年5月27日,倍受社会广泛关注的长春“盗车杀婴案”作出一审宣判,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合并判处被告人周喜军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附带民事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1.7万元。
被告人周喜军被处死刑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被害人家属诉请民事赔偿230万元仅获支持1.7万元,不仅被害人家属无法接受,也引发了社会各界重重质疑。
被害婴儿的父亲许家林表示:“赔偿这么少,是法律不公。”新浪新闻刊载评论文章称,“杀婴赔1.7万元是伤口撒盐之判、对受害者二次伤害”。
为此,有记者采访了最高人民法院政策研究室主任胡云腾。对于为何只保障民事而不保障刑事精神损害赔偿这一问题,胡云腾解释,对于刑事犯罪,承担的是刑事责任,被告人已受到了很严厉的惩罚,再让其承担过重的民事赔偿,有“二罚”之嫌,于是,最高院将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受理范围之外。
许多公众认为,该案民事判赔太少,折射司法的刻板与荒谬。
二、法院不支持受害人索赔“死亡赔偿金”的具体理由是什么?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新刑诉法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新刑诉法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第二款明确规定,“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请注意,“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中仅仅列出了次要的“丧葬费”,而没有列出重要的“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这在实践中被解读为《新刑诉法解释》已经将“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归属到精神损失的范围,因此,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将不予以受理。
本案中的婴儿当场被掐死,不存在医疗、护理、残疾等方面的费用,故被害人家属获赔的只有婴儿的丧葬费了,其具体金额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也就是说,本案判赔的1.7万元主要就是婴儿的丧葬费。
三、《新刑诉法解释》将“死亡赔偿金”排除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受理范围之外,于情于理于法,均没有依据。分析如下:
1、将“死亡赔偿金”归属为“精神损失”的范围,否定生命具有财产物质属性,显然与客观事实不符,与民众的切身感受不符。
众所周知,人的生命是无价的,不能简单用金钱物质来衡量生命的价值,但不能够说生命没有财产属性,没有物质属性。
不妨设想一下,受害人是家庭支柱,上有老、下有小,受害人年收入几十万,保障了全家人的生活。如果受害人遭遇非命而去世,那么,对家属而言,到底有没有财产损失?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仅有财产物质损失,而且损失巨大(从始失去了几十万的年收入),整个家庭将失去收入来源,陷入困境。
如此看来,最高院的司法解释怎么好意思将受害者家属可以获得的最后物质补偿“死亡赔偿金”排除在民事赔偿范围之外呢?
2、司法解释将罪犯武断认为“罪犯受到刑事惩罚就可以等同于受害人遭受的精神创伤得到了补偿”,完全没有考虑受害人家属的切身感受
首先,公权对罪犯的惩罚,与私权利益受损应该得到补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怎么可能因为罪犯受到公权惩罚而免除其对受害人进行私权补偿的责任呢?这个道理就如同不可能因为罪犯被处以罚金而免除对受害人进行民事赔偿一样,根本无需辩论。
其次,公权惩罚真的能够完全弥补受害人的受损利益吗?难道罪犯受到惩罚,受害人家属就不会痛苦了吗?试想一下,丧子之痛是如此残酷,这种痛苦必将煎熬终身,让罪犯对此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偿,有什么不可以呢?又有什么危害呢?为什么非得限制排除受害人的这么一丁点救济权利呢?
3、《新刑诉法解释》作为低位阶的程序法,根本无权限制公民的实体权利
《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侵权责任法》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而《新刑诉法解释》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释,法律的位阶和效力远远高于司法解释。
因此,当《侵权责任法》与《新刑诉法解释》相抵触时,应当按照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法律优于司法解释的原则,优先适用《侵权责任法》。同时,《新刑诉法解释》是对刑事诉讼程序作出的规定,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匹克球理论考试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一+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一):求职和应聘(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二语文上(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docx
- 一 《微写作•描述事物》(教学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新疆天泽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匹克球运动 场地的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pdf VIP
- 第十一章第一节《杠杆》实验教学说课稿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ppt
- TUNP-卧式操纵盘离心爆珠在线植入设备.pdf VIP
- 草布、衣服、床单被服洗涤服务方案.docx
- 2024年新疆天泽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真题.docx VIP
- 高标准农田鱼眼泡低洼地治理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