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oc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赵显文(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冀东油田)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施,迫切地要求作为生产力载体的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经济、生态、地理学者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都也有一定的研究,同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发展。寻求一套适合我国发展和我国国情的评价指标,对我国城市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成长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我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21世纪议程》在全球范围内的贯彻实施,我国于1994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编制组,1994),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目标是:建设成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有利工作,方便生活,住区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城市(衣农,1997),同时可持续发展战略也被纳入我国“九五”计划之中(人民日报,1994)。一些大城市也先后为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分别将其纳入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上海市计划委员会等,1996;北京市计划委员会,1997;广州市计划委员会,1997;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等,1995)。随着可持续发展实践工作的开展,我国城市经济、环境生态、地理工作者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展开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下面对我国各学科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综述如下: 1.经济学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西方城市发展一般模型研究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进展演替过程(Batty,1995)。在其时间演替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各要素之间由于出现数量与质量上的不协调,因而发展过程包括起动期、发展期、成熟期和发展顶极期。我国城市多处于起动期和发展期,经济学关于城市可持续性的表述为:系统的物质总输出大于总输入,资源利用和能源供给小于资源的再生速率,通过技术改革使非可再生资源成为可再生资源,城市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比例相协调,工业系统内的工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基本合理,原材料和加工业相适应,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比重比劳动密集型要高(赵荫微,1996)。经济学者多从经济活动的需求和供给关系出发,应用需求指向理论(即外部市场对城市产品的需求,促使城市基本产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从而带动非基础产业部门也得到相应发展)的乘数效应和供给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发展取决于城市内部的供给,若供给基础好,就可将资金、劳动力和技术发展等吸引到城市中来,促使经济发展,其中包括城市产业的物质和经济基础、专业协作程度和投资环境)的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速度和效益以及外延与内涵间的关系(孟晓晨,1992;谢文慧等,1996)。我国多年来实行速度型、数量型和粗放型发展战略,而不太注重效益、内涵的发展,特别与传统的经济体制相互交融在一起,一方面对速度与数量的片面追求使传统经济体制难以转轨,另一方面传统的经济体制中的扩张冲劝又反过来使战略目标决策上的偏差难以扭转,这样使得它们所起的消极作用呈现“迭加”和“累积”状态,由此孕育着产业结构的失衡和经济周期的波动(谢文慧,1996)。面对这一形势,城市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放弃传统的发展观念,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在注重效益的前提下,寻求城市经济的内涵的发展(王军,1997;曲格平,1997),其特征的转变如表1(王振亮,1996)。其主要研究内容为: 1)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经济结构高级化,即由“一二三”经“二一三”,朝“三二一”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1992;帅江平,1995;上海市计划委员会,1996) 2)超前发展现代交通体系和现代化通讯服务体系等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帅江平,1995;北京市计划委员会, 1997;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1997)。 3)合理地进行城市土地资源开发,更新土地利用结构比例,(彭再德等,1995;李植斌,1995)。4)调整城市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李植斌,1995,李杭生,1996)。 经济发展阶级 较低级价级(工业化前准备阶段)较高级阶段(工业化实现阶段)成熟阶段(工业化成熟阶段)后工业阶段主导产业食品、烟草轻工、纺织机械化重化工业高额(耐用)消费生产部门服务业高技术产业高度发达的第三产业生产要素结合方式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技术信息密集型城市发展特征 低级无序膨胀较高级基本有序,城市结构形式高级有序、合理的 城市结构高级有序,协调 发展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启动阶段人口开始膨胀城市化大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高稳定阶段城市化水平最佳城市功能结构 功能不全结构简单功能基本齐全结构不甚合理功能较完善结构较合理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城市规划理论特征 “田园城市”理论为代表 “功能城市”雅典宪章为标志 “有机城市”马丘比克宪章为标志 可持续城市或生态城为标志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chenga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