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场河北段设计说明628串场河北段设计说明628.docVIP

串场河北段设计说明628串场河北段设计说明628.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盐城串场河景观带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 (新洋港—第一沟) 一、盐城市概况 盐城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盐城亦称“瓢城”,是苏北古城之一,是全国唯一以盐业发展起来的城市,有着源远流长的“海盐文化”,但长期以来,由于规模小、基础差,无法形成城市完整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目前的盐城尚是一个缺乏鲜明特色的城市。 1、行政区位 盐城市地处江淮平原东部的黄海之滨,下辖城区、东台市、大丰市和响水、滨海、阜宁、建湖、射阳、盐都6县,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796万,是江苏省面积最大、人口第二的省辖市。 2、自然条件 盐城东临黄海,西接淮扬,南临通泰,北至连云港,历史悠久,物产富饶,地灵水秀,人文荟萃。 盐城处于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过渡区,年平均气温13.7-14.4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910-1060毫米之间,年平均日照为2199-2362小时,无霜期217天左右,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足。境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地势平坦,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滩涂资源,全市海岸线长580公里,滩涂面积680万亩。 3、历史沿革与文化 盐城古称“淮夷地”,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公元411年,改名为“盐城”;至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唐肃宗大历年间修筑“常丰堰”;到了宋代,大圣五年,开挖了串场河,成为南北的水上大动脉,使盐与其他物资的交流更加兴旺;至南宋绍兴乾道年间,始建土城;明永乐十六年,改筑砖城。 新石器时代后期,阜宁县羊寨一带出现了以渔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群文化;先秦时期至清代中叶,盐城成为盐业文化,渔业文化和手工业文化发达的地区; 晚唐以来,建湖的杂技文化和戏剧文化逐步走向繁荣;而在近代史上,盐城是我国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爱国主义文化蓬勃发展。 4、盐城总体规划 城市规模:1983年建市,现状中心城市人口约50万,建成面积约50万,正逐步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跨越。 总体布局:坚持“一城四镇”不变,用地发展方向以向南为主,适当向西,合理控制北部的发展。规划以串场河、新洋港、小洋河、蟒蛇河为界,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城中、城东、城南、西北、城北5片,经济开发区备用地选择在伍佑镇南新河地段。实施情况:这一阶段,经济开发区的成立和盐城新区的建立(1996年),城市呈跳跃性增长,用地扩展以向南为主。 5、盐城城市特色研究 意义:自1983年盐城建市,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以来,盐城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驶入中国改革开放的快车道,呈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也同时面临巨大的区域城市竞争,“不进则退”。新世纪盐城市竞争和发展的压力显然是巨大的。毫无疑问,充分开展盐城生态城市与城市特色研究,发挥盐城自身的优势,营运城市环境资源和形象品牌,对于迎接城市发展新时期,实现盐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生态特色 (1)海涂湿地 景观独特、生态环境保护完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2)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良好,物种多样性丰富,有著名的麋鹿自然保护区和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以及白鹭等众多野生动物。 (3)百河之城 城区河流纵横交错,河流蜿蜒曲折,数量众多。 ■文化特色 (1)红色文化 盐城与新四军文化的血肉关系及爱国主义文化的发展。 (2)白色文化 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海盐文化积淀及自成体系的民间风俗和反映盐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文艺作品。 (3)地方文艺 文艺“百戏”响誉中外,十八团被誉为“杂技之乡”和由民间说唱发展形成的淮剧。 (4)海纳百川 盐城精神新内涵——“艰苦奋斗、创新创业、团结拼搏、进位争先” 。 二、串场河概况 串场河在东台、盐城、阜宁一线,汉末唐初就是黄海岸的海盐出产地,所出产的是淮南烧盐(俗称小盐)。历代封建王朝,都把海盐作为国家主要收入之一。不但派驻盐官收税,还有盐商垄断,从中牟利。要把烧盐运往外地,除了短途肩挑、车拉外,长途还得靠船泊运输。宋天圣(1023-1031)年间,当时任西溪盐官的范仲淹兴工筑范公堤,结合开挖河道,断断续续可以通航。据东台、盐城《县志》载,明朝天顺(1457-1464)年间曾经疏浚过1次,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挑浚丁溪至白驹段,三十七八年(1698、1699)及四十四年(1705)挑浚伍佑场至泰州坝,全长240里,四十六年(1707)和雍正七年(1729)先后挑浚便仓至盐城东门闸,计长6540丈,乾隆三年(1738)又疏通至射阳河,三十一年(1766)浚富安、安丰、梁垛三场附近的河道,嘉庆十八年(1813)挑浚草埝附近4100丈(13.5公里)。到此,盐城顺河向南有伍佑、卞仓、刘庄、白驹、丁溪、草埝、东台、梁垛、安丰、富安各盐场,盐城向北有新兴、上冈、草埝、沟墩、庙湾(即阜宁)各盐场。串通南北,船泊直达各场,所以就定名为“串场河”,全长18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chenga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