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 证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虫 证 [概说] 一、概念 虫证是指寄生于肠道的各种蠕虫所引起的病证。 蠕虫——指多细胞的软体的低级动物。 二、沿革 (一)《内经》已有关于虫证的记载 《素问?咳论》:“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灵枢?厥论》:“肠虫有虫瘕及蛟蛕……,心肠痛,憹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喜热渴,涎出者,是蛟蛕也。” (二)张仲景对虫证的病因、证治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1.《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食生肉,变成白虫。” 2.《伤寒论》对蛔虫病特别是蛔厥的证候作了详细介绍,并创乌梅丸以治之,至今仍为临床沿习使用。 (三)《诸病源候论》有“九虫”、“三 ”的记载 九虫:伏虫、蛔虫、白虫、肉虫、肺虫、胃虫、弱虫、 赤虫、蛲虫。 三 :湿 、心 、疳 。 (四)《备急千金要方》提出用槟榔治疗寸白虫 (五)《外台秘要》用苦楝汤驱蛔虫 三、讨论范围 (一)本篇主要介绍蛔、绦、蛲、钩、姜片虫等五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并附述胆道蛔虫病。 (二)因蛔虫引起的肠梗阻,属外科急腹症范围,本篇从略。 [病因病机] 一、病因 食物未洗净 (一) 食物未煮熟 虫入肠道,寄生繁殖 食品被污染 《奇效良方·诸虫门》认为“食瓜果与畜兽内脏,遗留诸虫子而生。” (二)外感粪毒 《医门补要》:“粪毒犯肺,必发咳喘。” 粪毒——指粪便中沾有钩虫的传染性蚴虫。 《类证治裁》“肥甘不节,生冷失宜,中脘气虚,湿热不运,诸 乃生。” 二、病机 (一)病机主要为诸 孳生,湿热壅滞肠道 (二)虫积于肠,扰乱脾胃,耗伤气血 三、诸虫特性不同,病理变化有别 1.蛔虫:性喜窜动钻孔 集结成团,阻塞肠道——大便闭阻,腹部剧痛 2.钩虫:钩虫居肠,吮血尤甚,故气血耗伤较著,肌肤萎黄失荣,逐渐形成“黄胖病”。 3.蛲虫:匿伏于直肠下端,常在夜间游出肛门外产卵,故多见肛门搔痒。 5.姜片虫:脾胃功能失调,后期可见轻度腹泻,腹胀痛,恶心呕吐,神倦,浮肿。 [辨证论治] 一、各种虫证的诊断要点 诸虫寄生于人体肠道,临床症状有共同之处:面黄肌瘦,精神萎弱,时有腹痛或异嗜癖,小儿发育迟缓等。 不同的寄生虫还有各自的症状和体征: (一)蛔虫病 1.脐腹周围阵发性疼痛,但按之腹软,无明显压痛; 2.有时可在腹部触及条索状物,时聚时散,痛止如常人; 3.面部可见大小不等的白色虫斑,巩膜可有蓝点,下唇内侧有散在白色小颗粒; 4.大便或有蛔虫排出,或大便涂片发现虫卵,血EC升高。 (二)绦虫病 1. 在流行区有吃过未煮熟的猪、牛肉史; 2.有腹胀、 腹泻、消瘦、贫血等症状,大便中有节段或 成串扁平白色的虫体排出; 3.猪肉绦虫可发生囊虫病。因囊虫蚴寄生部位不同(皮下、肌肉、脑、眼),可见肌肉结节,癫痫,瘫痪,视力障碍,共济失调 。 (三)蛲虫病 1.多有肛门搔痒,夜间在肛门口可见白线样小虫蠕动,小儿为多,成人间亦有之; 2.偶有虫钻入阑尾,引起阑尾炎。个别侵入女性秘尿生殖系统。 (四)钩虫病 1.多在流行地区有赤脚下地以及手足皮肤发痒史; 2.感染钩蚴7~10天后可见咳嗽,声哑,哮喘等症状,再经过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可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少数患者有“异嗜”现象; 3.后期贫血显著,面色萎黄,心悸气短,乏力,浮肿等。 (五)姜片虫病 1.有生食菱角、荸荠等水生植物史; 2.轻度无明显症状,后期始有轻度腹痛、腹泻,营养不良,重者发育障碍,偶有因大量成虫结团引起肠梗阻。 3.粪便排出成虫。粪便检查可见虫卵。 上述诸虫,除病史和症状有不同特征可资鉴别外,还可结合大便检查,以明确诊断。 二、辨治要点 初病体实——先予驱虫,后予调理脾胃; 久病体虚——攻补兼施:驱虫结合健脾和胃,补益气血; 体虚较甚——先予调补,后再驱虫。 三、证治分类 虫证证治—1 虫证证治——2 虫证证治——3 [结语] 一、内容提要 二、临证要点 (一)掌握五种肠道寄生虫病的临床特征。 (二)明确虫证的共同治疗大法 驱虫或杀虫,健运脾胃,补益气血。 (三)正确选用驱虫药 蛔虫——苦楝根皮、使君子、芜荑、槟榔、贯众、鹤 虱。 绦虫——槟榔、南瓜子。 钩虫——雷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