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二语文《布鲁塞尔大广场》、《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上海教育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布鲁塞尔大广场》、《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具体教学内容】
《布鲁塞尔大广场》
【学习目标】
1、了解布鲁塞尔。
2、了解城市历史造就城市文化的道理。
3、学习课文将景点的介绍与历史传说的描述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写作方式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学习课文将景点的介绍与历史传说的描述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写作方式
2、感受布鲁塞尔的历史、规模、风光和情调。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欧洲大陆,广场醒了……英伦三岛海德公园广场上出现了第一位骑车人;紧接着,西班牙马德里广场上人流逐渐多了;法国巴黎凯旋门广场,鲜花店里的小贩卖出了第一束玫瑰;而意大利罗马的大广场咖啡馆前也排起了长队——欧洲人一天的生活从广场开始。在欧洲,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一个甚至几个广场。几百年来,欧洲的人们在广场上休闲、集会、享受生活。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广场,欧洲的文化才得以在此交流,在此融合。因此,一个广场能体现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欧洲古城——布鲁塞尔,去感受布鲁塞尔大广场的魅力。
(二)分析理解课文
1)朗读第一小节
A、布鲁塞尔在哪个洲?是哪个国家的首都?
西欧大陆中心地带;比利时
B、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比利时:
比利时位于欧洲西北部,东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接壤,东南与卢森堡相连,南与法国交界,北与荷兰为邻,西邻英吉利海峡,与英国隔海相望,这是布鲁塞尔所在地。
C、在第一节中找布鲁塞尔的地理位置分析其气候:
地理环境优越、气候宜人,纬度与我国漠河相当,气候却似大连般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D、那么这种地理优势给布鲁塞尔带来什么影响?也就是说它的国际地位如何?
中心优势使它得到众多青睐,欧洲经济共同体、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把总部设在这里,享有“西欧首都”的美称。
2)布鲁塞尔是名副其实的古城,看看第二节文章是从哪两方面来写布鲁塞尔是名副其实的古城的?
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繁多
3)哪几句写历史悠久?
4)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布鲁塞尔独特的文化特点。
从第3节开始,作者集中介绍布鲁塞尔大广场。那么从第3节到第7节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些景点?
天鹅咖啡馆、布鲁塞尔市政厅“布鲁塞尔第一公民”塑像 、大广场鲜花地毯节
天鹅咖啡馆——引出马克思、恩格斯的事迹 ;
布鲁塞尔市政厅——由与布鲁塞尔历史密切相关的艺术珍品引出“比利时民族史的风云变幻” ;
“布鲁塞尔第一公民”塑像——由于廉的传说引出布鲁塞尔不平凡的历史;
大广场鲜花地毯节——由渲染鲜花地毯的鲜艳美丽引出比利时在“二战”中的战斗英姿。
结合市政厅的图片来了解一下哥特式建筑:
始于12世纪末,最早出现在法国,逐渐流行于欧洲各地,空灵:柱子之间空空的,空间增大了
纤痩:墙面上有数不清的垂直线条,精精干干的
高耸:高而直,整体上看有向上拔起的感觉
尖峭:尖形拱门、尖形窗,重重叠叠的尖顶
【帮你总结】
都是古老建筑,历经沧桑,并都有一段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
作者在重点介绍这些景点时,采用将景点的介绍与历史传说的描述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写作方式,可读性很强。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学习目标】
1、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2、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会运用描写这一表达方式的作用。
【学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2、难点: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作家简介
(二)组织研读
1、维也纳森林有哪些特点?
维也纳森林特点
(1)景色美;(2)面积广;(3)作用大。
2、领会运用描写这一表达方式的作用。
第一处描写说明森林具有净化眼睛和心灵的作用。
第二处描写说明森林与城市的味道相调和。
第三处描写说明森林具有降温的作用。
第四处描写说明维也纳空气清新。
【帮你总结】
描写是游记散文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课文中有不少文字通过描写从不同角度来体现维也纳森林给人带来的美感与快意,这种手法在写作上叫做“移步换景”或“定景换点”。“移步换景”是游记的常用写法,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同样的景物,观察点位置的变化,或是游览参观路线的变动,呈现给人的印象也随之改变。
3、作者用什么表达方式概括中心?
学生根据全文阅读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明确可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概括文章的中心。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5分钟)
读冯骥才《珍珠鸟》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儿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2 one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教案4)鲁教版.doc
-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2 one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教案7)鲁教版.doc
-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2 one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教案9)鲁教版.doc
-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7 Topic 3 Welcome to our food festival Section B课件(仁爱版).ppt
-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3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教案1)鲁教版.doc
-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3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教案4)鲁教版.doc
-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3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教案6)鲁教版.doc
-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3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教案7)鲁教版.doc
-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7 Mind and memory课件(广州牛津版).ppt
- 八年级英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unit1-unit3)人教版.doc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