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人到中年》女性形象的社会功能
摘要:在小说《人到中年》一系列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中,陆文婷和秦波这两位女性形象以其复杂的身份和角色定位,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试图在对这两位女性形象的客观分析中感受作家深沉的社会问题意识。
关键词:《人到中年》,陆文婷,秦波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人到中年》牵涉的人物角色多而不乱,主要人物的性格也都独特鲜明、各具特色,像姜亚芬夫妇既想出国又不愿出国的矛盾心态、傅家杰对妻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小小年纪的园园的懂事……作家谌容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和饱含热泪的感情塑造了这一系列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从而使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明确、发人深省。在这一系列人物形象中,读者关注和争议最大的当属对比强烈的中年大夫陆文婷和“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
(一)中年大夫陆文婷
作为《人到中年》的女主人公,陆文婷虽是位再普通不过的住院医师,性格不温不火,但她孱弱而坚强,十八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对病人一丝不苟、对丈夫和孩子无微不至、对朋友关心理解,她身上具有着平凡人物的不平凡品质。对陆文婷的角色分析,主要从她的医院身份(医生、病人)、家庭身份(妻子、母亲)和女性知识分子的多重身份上展开。
医院身份:医生和病人的双重角色
在这座她奉献了所有青春和精力的医院中,在领导眼中一直“身体很好”、“本院的保健科甚至没有她的病历档案”的陆文婷,前十八年都是以眼科医生的身份忙碌在病房、手术室、门诊室中间的,她是医院的骨干住院医师,为了眼科病人她牺牲了自己的睡眠休息时间、陪伴丈夫孩子的时间,“一上午连做三个手术”,最后不堪重负突发心肌梗塞累倒在病床上,十八年来第一次以病人身份出现在医院中。如此,陆文婷的角色就由医生的“拯救”地位变为病人的“被拯救”。
作为刚走进新时期的中年知识分子,陆文婷的突发心肌梗塞,就不再是单纯的身体疾病,更是一种精神和心灵在重压下断裂的象征。借用“疾病隐喻”理论,《人到中年》通过陆文婷从优秀眼科骨干医生到严重心肌梗塞患者的突然转换,意在告诉人们“归来的英雄在新时期的历史跋涉中上有着怎样的悲剧人生处境”[1],从而引起社会“疗救中年危机”的注意。
家庭身份:妻子和母亲的双重角色
《人到中年》中的陆文婷除了在医院中的身份外,有着同样重要的家庭身份――她既是傅家杰的妻子,同时也是园园和佳佳的母亲。作为女性,她在像男性一样驰骋职场的同时,还要承担繁杂的家务劳动;为了不耽误丈夫的科研工作,她咬牙挑起家庭的所有重负让他搬到研究所去住免受家务打扰;躺在病床上的她还惦记着“给园园买白球鞋”、“给佳佳扎小辫”……陆文婷给读者呈现的是一位有着传统美德的贤妻良母形象。
然而医院和家庭的双重负担,使孱弱的陆文婷过早地发生了“断裂”。她把“超负荷”地精力投入到眼科工作中,往往就无力顾及家庭,甚至病中的小女儿也没有数百双病患的眼睛重要,这也是她病危时对家庭深怀内疚的原因。谌容以敏锐的洞察力预见了陆文婷为代表的事业女性的沉重负担,给以她们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同情,呼吁社会改善她们的处境。
女性知识分子
在对《人到中年》的讨论中,八九十年代评论界视角主要集中在“中年问题”上,只注意到作品对中年知识分子处境艰难的沉重揭示上;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女性主义学科的日渐兴起和知识分子自省意识的深化,人们逐渐注意到在兼具社会和家庭双重角色的陆文婷大夫身上,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女性、知识分子”两种身份。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人到中年》也是一部属于“女性世界”的作品[2]。作品中使陆文婷发生“断裂”难以为继的困窘,有属于当时全部中年知识分子的――国家的知识分子政策尚未完全落实,但更多的是属于女性本身的――为人妻为人母的同时,又肩负骨干医生的责任,如此“超负荷运转”下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谌容笔下的陆文婷虽不是完美的“高大全”形象,但却被塑造成了“时代的女强人”,然而她必须首先是一个女人,其次才是一个强者,但是包括陆文婷自己似乎都颠倒了这个顺序,她像男人一样顽强工作之后,才把精力让给家庭。在陆文婷身上,女性的“主体意识是严重缺失”的[3],她直至病危才意识到自己作为女性这一独特个体的生命存在。
从知识分子的角度出发,陆文婷身上也不可避免带有80年代“中国牌”知识分子普遍的“病态人格”[4],这一代知识分子强烈的使命意识使他们自觉追求和塑造自己高尚甚至完美的人格,一味地无私奉献,自我意识却处于混沌未开阶段。《人到中年》中的陆文婷十八年如一日的忍辱负重、任劳任怨,但这种坚忍一定程度上又是知识分子的“奴性”,这种奴性使她面对“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的颐指气使始终保持沉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