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西北师大附中09-1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缺答案)人教版.docVIP

甘肃省西北师大附中09-1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缺答案)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北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北京四中网校 A.跫音(qún) 彳亍(zhǜ) 悄然(qiāo) 繁芜丛杂(wú) B.鸟窠(cháo) 罗绮(qí) 恣意(zī) 浅尝辄止(zhé) C.遒劲(jìnɡ) 山冈(ɡānɡ) 祈盼(qí) 义愤填膺(yīnɡ) D.枯槁(ɡǎo) 倾圮(pǐ) 召唤(zhāo) 嘀呖啼啭(zhuǎn) 2.下列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膏腴 流岚 真缔 星辉斑斓 B.雾霭 凌霄 苑囿 终成誊属 C.戳子 漪沦 慰籍 文过饰非 D.磐石 懊丧 喧嚣 有恃无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青年人要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______的地方去,磨练意志,砥砺品格。 ②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______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③如果国家______,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④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______的情况公之于众。 A.坚苦 以至 安之若素 耸人听闻 B.艰苦 以至 安之若素 骇人听闻 C.艰苦 以致 安然如故 骇人听闻 D.坚苦 以致 安然如故 耸人听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我国居民43%的储蓄用于子女的教育,这个比例已超过了用于养老或购房的储蓄比例。 B.六方会谈在危机与转机的反复中曲折前进,其根本原因是朝美在战略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并相互较量的结果。 C.对于重视外语学习而忽略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要宣传引导,督促有关方面重视并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使用。 D.据《光明日报》报道,中国青少年近视趋于低龄化,全国青少年近视率平均达40%,大学生近视率已逾70%以上。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诗 的 境 界 朱光潜   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来是混整的,常住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诗并不能把这漠无边际的混整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媾和,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纯粹的诗的心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的心所观境是孤立绝缘。心与其所观境如鱼戏水,契合无间。试任举二短诗为例: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这两首诗都俨然是戏景,是画境。它们都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段。本是一刹那,艺术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中所以心领神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地去心领神会。本是一片段,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小天地,超出空间性而同时在无数心领神会者的心中显现形象。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通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却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 (节选自朱光潜《诗论》) 5.下面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其中“自然”是指“人生世相”。 B.“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其中“艺术”主要指“对人生世相的取舍剪裁”。 C.“另建立一个宇宙”,其中“宇宙”是指“创作范围”。 D.“凿顽石为雕刻”,其中“雕刻”是指“艺术作品”。 6.细读第三自然段。下面对诗的境界的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悠久而流动的。 B.使“刹那间”成为终古。 C.使“片段”成为完整的形象。 D.使形象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也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