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百年校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大学堂改为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合同》共二十三条。合同首先明确规定将中西大学堂改为西学专斋,“归人晋省奏设大学堂办理”;晋省筹款50万两作为西学专斋经费,请李提摩太代为经理,以十年为期,扣足十年或未届十年而款项用尽,均作为期满,交由晋省官绅自行经理;西学专斋学科分为五门:文学、、法律、格致、工程、医学(至辛亥革命前,因经费所限,未开设医学专门、文学专门,开设了法律、格致、矿学、工程专门),其它如西斋经费使用、学生食宿、学籍管理、考试毕业及教习聘任等均一一载明。合同还特别规定,西学专斋既议并人大学堂,即系中国国家学堂,“专斋课程只讲求各种有益之新学”,课程无论如 何商订,均不得与规定所列学科稍有违背。倘有违背,或别有增立,可由巡抚立时将此合同作废,意在禁止校内宣教。《二十三条》既已签订,光绪二十七年十月,周之骧与李提摩太在上海签订的合同注销,新合同《二十三条》一式三份,一存山西巡抚衙门,一存山西大学堂,一存上海广学会,并勒石大学堂内。 山西大学堂新建校舍规模宏大,布局整齐。西北隅的中式瓦房为中斋教习宿舍,其前面为中斋讲堂。东北隅的新式房屋为西斋教习宿舍,其前面为西斋教室。西边有瓦房20排,每排12间,共200余间,为中西两斋学生的宿舍和灶房。东边为西斋的藏书楼、阅报室、仪器室、物理和化学试验室、博物院、体育场、办公室、会议室、应接室、司事夫役住房。校门的正面是大礼堂,为当时全省唯一无大梁和支柱的最新建筑。礼堂后面是红墙黄瓦的大成殿,殿前高台可同时容纳五、六百人于朔望向孔子行跪拜礼。西斋教习新常富曾写道:“诚不愧为大学之名焉,其构造不为不善矣,其布置不为不工矣。其经济不为不多矣,其人才不为不众矣。 总之,大学一堂,建设完全,已无遗憾;人才荟萃,大有可观。” 山西大学堂的成立,不仅开创了山西教育的新纪元,而且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须设有三科才能称为大学酌规定,其它各省都遵章将大学堂改为高等学堂。全国只有京师大学堂和山西大学堂因与外国人订有合同得以继续存在。1902年10月,天津中西学堂改为北洋大学堂。辛亥革命前,山西大学堂为全国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设立的三座大学之一。 1902年6月7日,中西大学堂并人山西大学堂改为西学专斋的合同签订后厂山西大学堂的原设部分便改为中学专斋,分别招生授课。两斋各设总理一人,中斋为谷如墉,西斋为李提摩太。在两斋总理下,设有总教习、副总教习和分教习,负责具体的教学事务。初办时,中西两斋招收学生各二百名,由学台刘嘉琛从新旧生员中择优调入,每县平均四人。两斋学生待遇相同,每人每月发给白银四两。但教学内容和方法却有较大差别,处处都体现出中学与西学的不同,并且充分反映了清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西斋由李提摩太聘请英国人敦崇礼(Moir Duncan)做总教习,聘瑞典人新常富(Nystrom)、英国人毕善功(L.R.Ogevan)等为分教习。1906年敦崇礼病逝,山毕善功代理总教习,次年6月聘英国人苏慧廉(W.E.Soothill)继任总教习。 西斋初办时只设有预科。学生由巡抚会同学台刘嘉琛从各县优秀学子(多数为秀才、少数为举人)和令德堂学子中选拔入学。这些学子一般都在20岁以上,少数甚至在30岁以上。其中没有一人学过数理化,甚至连数理化的名称都不曾听过,至于英语更是一窍不通。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的语言交流问题,李提摩太从上海、天津聘请了一些精通英语,不会讲山西方言但会讲北京官话的华人来任译员。1903年3月,敦崇礼为防止西斋学生流失现象的出现,与所有的学生签订了一份契约并互相签字,学生须保证三年内在大学堂听课做练习,不许逃课旷学,否则将由政府进行严厉制裁,“投进大牢”。这对于约束西斋学生赴外地赶考,逃课、旷学等事的发生,起到很好的作用与效果。 西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与英国学校相同。由于所开课程全是新的,因而学生对各门学科均需从头学起。上课既无中文教本,也不发讲义,主要靠外籍教习讲授,中国教习翻译。学生则是在课堂上听讲记笔记,课后互相参照补充。 英人教习燕瑞博、马尔东、克德来和华人教习黄锐、刘复、宋士龙教文学,英人华林泰和华人李天相、邵绎教物理,美人裴爱仁和华人宋锵鸣、郭凤翰教工学,美人李恒礼、卫乃雅、威廉姆蕲和华人陈占鳌教矿学,瑞典人新常富教化学,美人莱门义教格致,英人毕善功教法律,敦祟礼教西洋史,苏慧廉教世界史,季成信教体操,华人张春江、陆之平、冯修和、余萼岫教数学,苏以昭教英文,叶殿荣教图画,此外还开设有.地理和博物等科目。其 中许多科目在当时对中国学生来说,都是闻所未闻和见所未见的。特别是物理和化学课的试验,使他们格外感到新奇。 西斋除进行课堂教学外,还将作体操、踢足球作为职业教育范围之内的数学活动。并根据新常

文档评论(0)

xiong8you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