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pptx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主讲人:许倩倩内 容 提 纲 抗菌药物的概况《指导原则》起草的背景《指导原则》的具体内容一、抗 菌 药 物 概 述一、抗 菌 药 物 概 述1928年Fleming发现青霉素,1941年上市,标志着人类进入抗生素时代一、抗 菌 药 物 概 述磺胺类(百浪多息)1935年 Domagk发现百浪多息对链球菌感染的小鼠有保护作用,后者成第一个应用于临床抗细菌感染的药物。磺胺类药物的发现 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纪元 使死亡率很高的细菌性传染疾病得到控制。抗菌药物的大爆发1928年 青霉菌。1935年 百浪多息1940年 提纯青霉素,并用于临床。1940~1950年 链霉素(1944),氯霉素、多粘菌素(1947),金霉素(1948),土霉素(1950),红霉素(1952),卡那霉素(1957),利福霉素(1957)1959年 分离提纯出青霉素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 1960~1970年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竹桃霉素、螺旋霉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等问世。1970~1980年 半合成青霉素问世,推出酰脲类青霉素,头孢菌素迅速发展。硫霉素被发现,同时第一个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问世 1980~1990年 第三代头孢菌素,新型?-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迅速发展。1980~2000年 新型?-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头孢烯类,碳青霉烯类,?-内酰胺酶抑制剂,口服高效头孢菌素等问世。喹诺酮类新品种的开发,侧重扩大抗菌谱,改变药代动力特点及降低不良反应。第四代头孢菌素出现。抗菌药物的大爆发?-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螺旋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四 环 素 类: 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喹 诺 酮 类: “沙星”家族磺 胺 类: 磺胺嘧啶,磺胺异恶唑,磺胺多辛硝基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多 肽 类: 杆菌肽,多粘菌素类二《指导原则》起草的背景二《指导原则》起草的背景抗菌药物 万用灵药? 随着时间的流逝,抗菌药物似乎变得不再那么强大产生耐药性、二重感染, 院内感染出现新的感染或已控制感染“死灰复燃”二《指导原则》起草的背景 虽然新的、强力广谱抗菌药物不断开发上市,但人类与细菌性感染的斗争却没有因此而轻松,反而变得更加激烈,究其原因乃不合理甚至滥用抗菌药物的结果!二《指导原则》起草的背景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菌药物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此造成的细菌耐药性和药源性疾病的问题尤为突出每年约有三万儿童因不恰当的使用耳毒性药物造成耳聋,其中95%以上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仅提前使用第三代头胞这一项,就使我国每年浪费卫生资源7亿元;抗生素滥用年损失800亿元225例药源性死亡中,由抗菌药物引起的97例,占43.1% 二《指导原则》起草的背景抗菌药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耐药性毒副反应、变态反应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和院内感染资源有限,研发费用非常昂贵二《指导原则》起草的背景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缺乏明确的指导性原则供医师遵循是导致目前滥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因。WHO于2000年发布了“遏制抗微生物药品耐药性全球战略”,其中制定“抗微生物应用指南”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二《指导原则》起草的背景2001年11月 卫生部医政司与总后卫生部药品器材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研究决定,共同组织起草《指导原则》2004年5月 论证修订后形成终稿。 2004年8月19日 颁布实施2015年8月27日 颁布新的《指导原则》,同时2004废止。三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导原则》涉及的范围主要限于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不包括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指导原则》目录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第四部分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和病原治疗 132《指导原则》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 临床治疗性用药的基本原则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 品种选择 给药剂量 给药次数 给药途径 疗程 联合应用给药途径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予口服治疗,选取口服吸收良好的抗菌药物品种,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予以注射给药的情况:新增①不能口服或口服不耐受的患者(如吞咽困难者);②患者存在明显可能影响口服吸收的情况(如呕吐、严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