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商务系统结构演化模式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涉农电子商务市场蓬勃发展,势头强劲。众多村域和县域涉农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了起步、发展、相对成熟和优化的阶段性特征,其主要经济要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空间结构组合和丰富的形态,已体现出区域经济组织的空间发展特征。基于此,本文拟借助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理论实证分析涉农电子商务的典型模式——“遂昌模式”,进而探讨涉农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演化规律问题。
一 研究综述
1 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
较早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下定义的是德国学者奥托伦巴(E.Otremba)(1936),他在深入分析杜能(1826)农业经济圈的基础上,认为农业经济形态投影于地球表面,必然产生一定的农业经济空间结构的空间统一体;同时他还指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主要是研究区域范围内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1]。陆大道(1985)认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社会经济个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形态[2]。由于学者们研究的角度不同,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概念的表述也不尽相同。曾菊新(1996)认为,空间经济结构指的是经济现象和经济变量在一定的地理范围中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反映了以地理空间为载体的经济事物的区位关系和空间组织形态,为各种物质要素构成某种空间联系和作用关系的总和,它体现了事物的属性和相互关系,是人类经济活动作用于一定地域范围所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3]。陈才(2001)认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在一定地域上的空间结构关系,是区域经济的中心、外围、网络诸关系的总和[4]。聂华林、赵超等(2003)认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空间现象在集聚力和分散力的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结构[5]。本文中涉农电子商务系统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各涉农电子商务主体在电子商务商贸活动中形成的空间组织关系。
2 国内外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相关应用研究
Luc Anselin(2000)指出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革新人们对传统地理空间的认识,GIS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空间测绘、空间统计分析以及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将会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主流方法之一[6]。 Teresa Czy?(2012)将收入潜能/人口潜能的比值作为测度依据,分析了从1998年—2008年这10年间波兰的经济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其空间结构表现出“中心——外围”结构的特征;他还分析了波兰这10年来经济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过程,表明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往往晚于经济政策的激励[7]。AN-MING WANG HUNG-HSIN YANG(2013)将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加入到标准“中心——外围”模型中分析地租对物价指数和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制造业的生产活动对土地具有较高依赖性,且对差异性产品具有较高需求弹性时,核心区域的物价指数高于外围区域的物价指数,并且物价指数会随着集聚程度的增强而上升;同时,市场力量无法形成“中心——外围”空间结构,这表明了价格对空间结构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8]。
国内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规划、城市规划与演进、 人口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及集群等方面研究。
陆大道(2001)分析了“点-轴系统”理论和“中心地”理论的异同,指出“点轴系统论”理论在我国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9]。范剑勇(2004)通过新地理经济学分析框架,以长三角地区为案例,证实了一体化必然带来制造业的空间转移和地区结构差异性的增强[10]。杨新军、马晓龙、霍云霈(2004) 以西安市为例, 对旅游目的地区域(TDD)进行了界定, 得出其核心表现为旅游区、旅游节(景)点和旅游路径3种空间要素, 发现其中对旅游目的地区域发展影响较大的两个要素是高级别景区与旅游路径, 二者决定了区域旅游产业的规模、空间分布和旅游流向[11]。朱英明(2006)指出产业的集聚经济空间结构和偏离经济空间结构影响到地区产业的增长[12]。陈建军(2007)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和上海之间发生的产业区域转移以及由此导致的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演变,提示了时间序列上上海和浙江之间的以制造业为中心的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13]。陈志军(2008)根据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理论及区域旅游系统的内部形态结构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把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为点状模式、放射模式、凝聚模式和扩展模式4种类型,并实证分析了江西省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深化模式[14]。近年来广大学者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多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技术,并结合计量模型实证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银川分中心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四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陕西西安市长安城乡建设开发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VIP
- MEMS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的发展.docx VIP
- 中学英语课堂教育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 运筹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 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doc VIP
- 金丽衢十二校2024学年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肘关节脱位.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