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編 秦漢文學
第一章 秦及西漢前期的散文和辭賦
一、秦代文學
1.《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期由呂不韋門客集體撰寫的一部論說性散文著作,分八覽、六論、十二紀,又稱《呂覽》。《漢書·藝文志》列於雜家類。呂不韋(?—前235),陽翟(今河南禹縣)人,曾爲秦王政相國,門下有食客三千人。該書即是食客們奉令各抒所聞之作。書中文章內容博雜,結構規整,語句簡練,曾號稱“一字千金”。其中通過故事說理的部分比較生動。
2.李斯
(1)生平
李斯(?—前208),戰國楚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初爲郡吏,後與韓非俱學於荀子。戰國末入秦,爲客卿,後爲廷尉。秦統一六國後,爲丞相。秦二世時,爲趙高誣陷,以謀反罪被誅,夷三族。
李斯是秦代著名政治家,在秦統一六國及建立中央集權制度方面起過重要作用,也是秦代散文家的代表。爲文富於文采而論證周詳,帶有濃厚的戰國縱橫家習氣。散文作品主要有《諫逐客書》、《論督責書》等,此外尚有刻石文多篇。
(2)《諫逐客書》
本文寫於秦王政十年(前237),是針對當時“逐客”之令給秦王的上書。書中以大量事實,分析“逐客”的錯誤,排比爲文,辭氣俱足,極有說服力,終使秦王除逐客之令。故《史記集解》引《新序》曰:“斯在逐中,道上上諫書,達始皇。始皇使人逐至驪邑,得還。”
(3)刻石文
秦有部分刻石文也出於李斯之手。秦刻石文是我國最古的碑文,對後世碑誌文有影響。
3.秦代歌謠
二、賈誼和漢初散文
1.賈誼
(1)生平
賈誼(前200—前168),漢初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出仕前就以善屬文而聞名。二十多歲被漢文帝召爲博士,不久升爲太中大夫。後由於受到權貴排斥,被貶爲長沙王太傅;又改任梁懷王太傅。因政治上不得志,三十三歲便郁郁而死。曾屢次向皇帝上書,指陳時弊。主張削減地方王侯勢力,抗擊匈奴侵擾,重視農業,安定人民,從而穩固中央政權。
賈誼爲漢初重要的政論文作家和辭賦家。其文章善於通過分析形勢來陳述利害,說理透辟,語言富於形象性,且使用排偶句較多。作有《陳政事疏》、《論積貯疏》、《過秦論》、《吊屈原賦》、《鵩鳥賦》等。現存《新書》十卷,爲後人所編輯。
(2)散文創作
賈誼的散文大致可分爲三類:
①專題性政論文。如:《過秦論》、《大政》等篇。
②針對具體問題而發的疏牘文。如:《陳政事疏》、《新書》前四卷“事勢”類。
③利用各種歷史材料和故事來說理的文章。如:《新書》後六卷“連語”、“雜事”類。
(3)辭賦創作
賦本是誦的意思。《漢書·藝文志》:“不歌而誦謂之賦。”《荀子》中的《賦篇》第一次以“賦”名篇,漢人沿襲其義,凡辭賦都稱爲“賦”。漢初騷體的楚辭逐漸變化,新的賦體正在孕育形成,故賈誼的賦兼有屈原、荀子二家體制。代表作爲《吊屈原賦》、《鵩鳥賦》。賈誼的賦在形式上趨向散體化,同時大量使用四字句,句法較整齊。顯示了從楚辭向新體賦過渡的痕跡。
2.其他散文家
(1)晁錯
晁錯(?—前154),潁川(今河南禹州)人,漢文帝時爲博士,景帝時任御史大夫。主張對外防禦匈奴入侵,對內實行重農貴粟的政策,並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景帝採納晁錯的建議,剝奪諸侯王土地,引起吳楚七國之亂,晁錯也因此被殺。他的文章長於分析問題,講求實用,邏輯性強,但文采稍嫌不足。代表作有《守邊勸農疏》、《論貴粟疏》。
(2)鄒陽
鄒陽,文景時人。初仕吳王劉濞,與莊忌、枚乘等人以文辯著名於當時。吳王劉濞蓄意造反,鄒陽上書諫阻(《上吳王書》),吳王不予採納。於是鄒陽辭行,至梁孝王幕下。鄒陽至梁國後,與羊勝、公孫詭不和,遭誣陷,梁孝王將其投入獄中。鄒陽在獄中上書梁孝王(《獄中上梁王書》),文辭委婉雄辯。梁孝王看到上書後立即釋放了鄒陽,並延爲上客。《漢書·藝文志》有《鄒陽》七篇,列入縱橫家。
三、枚乘
1.生平
枚乘(?—約前140),字叔,淮陰(今江蘇淮陰)人。生活於文景之時,初爲吳王濞郎中,後爲梁孝王門客,以辭賦著稱於時。武帝即位,征召入京,死於途中。《漢書·藝文志》著錄枚乘賦有九篇,今流傳的有《七發》、《梁王菟園賦》及《柳賦》三篇,其中以《七發》最可靠,也最有名。
2.《七發》
篇中借楚太子有病,吳客探問,用七件事啟發太子,說明貪圖享樂、安逸腐化的弊害;指出清楚病根,必須從思想上治療。
《七發》在藝術上的特色是鋪張。但總的看來,其鋪寫過繁,刻畫有餘,而生動不足。
《七發》是標誌著新體賦——漢賦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賦的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新體賦由騷體的楚辭演化而來,其根本特色在於以鋪張爲能事。《文心雕龍·詮賦》:“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
《七發》奠定了新體賦的形式,促進了漢代辭賦的發展。在賦中形成了一種定型的主客問答形式的文體,號爲“七體”。
3.散文創作(《諫吳王書》、《重諫吳王書》)
四、司馬相如及其他作者
1.司馬相如
(1)生平
司馬相如(前179—前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