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4 阴阳应象大论(治则)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主 要 内 容】 运用阴阳理论确立治则治法 【教学要求】 1、掌握因势利导的治疗法则。 2、掌握根据阴阳的盛衰制定的原则。 【背 诵】 运用阴阳理论,因势利导确立治则治法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 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 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 其实者,散而泻之。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一、扶正祛邪 “ 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 病之始起──病位浅,病势轻,邪气未盛 ──可刺而已 其 盛──病位深,病势重,邪气盛 ——待衰而刺 ★ (二)依虚实为纲确立治则治法 治疗原则根据疾病的病位、病势的轻重的不 同,分为三个阶段: 1.实证的治则治法 浮于表,指病位浅,病情轻。 散也。指轻扬宣散的方法。 —— 疾病初起,病邪轻浅,可用轻扬 宣散之法驱邪外出。 ⑴ 因其轻而扬之 —— 邪在肌表,用发汗的方法,使邪随 汗而出。是汗法的理论依据之一。 症候特点:表证无汗或汗出而不解 病机特点:邪郁肌表,卫阳闭遏;或腠理 疏松、营卫不和 治疗原则:发汗解表 代表方剂:麻黄汤、桂枝汤 ⑴ 因其轻而扬之 表邪,病位在肌肤 用热水、药液蒸,浸浴身体。 浸也。即浸浴熏蒸发汗。即病邪在肌表, 可用汤液熏蒸,浸浴取汗方法。 作用:祛表邪,散表热;清里热,助阳散寒 —— 病邪在表,用药液浸渍、熏蒸的方法 以发汗解表。 指病位。邪在上焦。如咽喉、胸膈、胃脘等。 发越,指涌吐法,催吐之类。 ——病位高,邪在上(咽喉、胸膈、胃脘)时, 用涌吐、升散之法以发越病邪从上而出。 症候特点: 病位高,在上焦。 适应证: 痰涎蕴积,壅遏于咽喉或胸膈;或宿食, 或毒邪停胃脘。 治疗原则: 因势利导、引邪上越。 催吐代表方:瓜蒂散。 ⑵ 因其重而减之 中焦实满,指实证。包括有形之邪和 无形之气。 消导于内。 —— 对中焦痞满的病证,以消导的方药, 使积滞消除于内。 适应症:中焦痞满的病证。 ⑵ 因其重而减之 实邪停滞下焦,指病位所在。 因势利导。 尽也,祛除也,指疏利、荡涤的方法。 —— 病位低,邪在下者,用荡涤、疏利之法 使病邪自下而出。 症候特点:下腹胀满、疼痛,二便不利 病机特点:实邪停滞下焦、腑气不通;或膀 胱气化不行 治疗原则:通利二便,祛除实邪(因势利导) 代表方剂:五苓散、承气汤─下法理论依据 ⑵ 因其重而减之 血瘀;血气盈实。 本指去水之壅塞,治法上有开或破之意。 ——血分邪气壅盛,血行不畅而瘀滞者, 治疗以针刺破血或以药物活血通瘀。 病机特点:瘀血内结,血气壅实 治疗原则:破血散瘀,或针刺放血 代表方剂:桃仁承气汤、抵当汤、血府逐瘀汤 ⑵ 因其重而减之 实:实证。实证有表里之分。 吴崑曰:“表实则散,里实则泻”。 症候特点:既有表实证,又有里实证。 病机特点:表证未解,又传入里;或里证未 愈,复又外感 治疗原则:表里同治:发汗解表,清里攻下 代表方剂:防风通圣散 ⑵ 因其重而减之 指邪气急猛。即病势急暴,按情况可用按压、 按摩、药物等方法。 按,抑制;收:收敛、制伏。 —— 病势急猛者,要迅速采取控制措施以 抑制、制伏邪气。 A、痰火内扰之癫狂病—生铁落饮,重镇守心 B、亡阳惊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牡救逆汤潜镇心神 C、急剧的滑脱泄泻—赤石脂禹余粮汤 收摄固涩 指气血衰弱,或脏腑功能衰退者(气、 血、阴、阳不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rnpnu311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