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诊望面部 见微知著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的鼻息肉,可以扩展到鼻骨,且引起外部显著畸形。这种并发症多见于老年人 鼻头发青,是肝木乘脾的表现 鼻头红 鼻头或鼻同色红,生有丘疹者,多为酒糟鼻。 因胃火熏肺,血壅肺络所致。 山根有青筋 山根之上,有青筋直见或横见者,俱肝热也。 有红筋直见或见斜者,俱心热也。 黄筋见于山根,或皮色黄者,不拘横直均脾胃之症 《医经病源诊法名著集成》 唇 正常人的唇色应该是红而润泽、鲜明光亮,代表脾胃之气充盛、血脉调和 上唇→大肠 下唇→胃 口唇色红而干裂,为津液损伤,多为燥热伤津或阴虚液亏,唇失濡养所致 上唇干枯为大肠病变,伴有口臭口疹、耳鼻不通等症状 唇皲裂指口唇出现裂隙或裂沟,古称“唇燥裂” 阴虚火旺 唇色青紫,多属血瘀证 黄色唇 多由饮食内伤,兼湿热郁于肝脾之故, 常伴精神倦,四肢冷,头晕等症 下唇苍白为胃虚寒,会出现上吐下泻、胃部发冷、胃阵痛等症状。 唇色暗黑而浊者消化系统功能失调,时见便秘、腹泻、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 下唇绛红色为胃热,并见胃痛、腹胀等症状。 上下两唇淡白,多见于血虚 或气血两虚的患者。 口唇红而偏紫,提示体内热盛。 感想 在搜集资料、制作PPT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这样一个体会:中医见微知著的原理能够在临床上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的面部症状仍不能够准确地把握疾病本质。因此我组认为,在实际诊病时必须做到四诊合参。 病案 张某,男,6岁,1983年4月2日初诊。体弱多感,近又发热3天,鼻塞流涕,咳嗽痰鸣,夜咳为甚,伴呕逆,两目眵多,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薄黄腻,脉细滑数,面诊可见左颊红而成片,山根青筋。 左颊红→肝热 山根→脾胃 证属邪热郁闭,肝火有余,痰热内阻,肺气失宣 本案青筋系木旺乘土,脾虚生痰内停,肝旺火性上炎。故肝火易动,痰随火生,痰热壅肺,复受外邪,则见发热,咳嗽,痰鸣,肝气上逆,咳剧而吐,目眵泌多,舌红便干,为肝失疏泄,邪热内闭之象。 见微知著——望面 组员 柯奇朝、陈聿恒 黄加力、潘其伟、陈涛 主讲:孟泽彬 目 录 眉 眼 鼻 口 唇 眉 《内经》美眉者,足太阳之脉血气多,恶眉者,血气少也。 眉毛之长短,粗细,疏密,色泽等与气血盛衰有密切联系。 眉是毛发的一部分 正常眉 先天眉毛稀疏 肾气虚弱,体弱多病,或遗传 眉疏而无泽 两眉分布之皮发青为常色,若不青而如→体内有热之象 眉部皮肤肥厚明显,眉毛稀疏和脱落→多为麻风病属风湿相乘,又染热毒,气血瘀滞而成。 常见于小儿,为肺气虚弱之象 眉黄而枯焦稀疏 正常印堂→红润,明亮,饱满 印堂即阙 “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 (《灵枢·五色篇》) 印堂 印堂发黑→肺病及肾 印堂发红→肺经有热 眼 《灵枢·口问》目者,宗脉之所聚也。 五轮学说 八廓学说 眼胞肿 目喜开者,为阳。目喜闭者,为阴。眼胞渐肿,为有水。目下灰色,为寒饮。目痛,属阳明表证。目赤,为经络热甚。目不了了者,阳明腑实也。目无精光者,肾气素虚也。目瞑、鼻燥而漱水者,阳盛欲衄也。目黄、头汗而恶食者,湿将发黄也。凡目暗、目瞠、目反、目正圆直视、戴眼反折,皆难治。 眼睑,在五轮学说中称“肉轮”,对应脾胃。 夫睑者,眼弦也。上睑属脾为阳,下睑属胃为阴。小眦在外为阳,大眦在内为阴。观其色之所见,以见其病之所在,脾胃之候也。(《望诊遵经· 睑色望法提纲》) 眼睑带疮,一侧眼睑出现水疱,疼痛剧烈→多因脾胃湿热内蕴 眼睑边缘红肿溃烂,痒痛并作→多为脾胃湿热蕴积,或风邪侵袭,以致风湿之邪搏结于眼睑而成 白睛 又名白眼、白仁、白珠、白轮、眼白。 包括今之球结膜与巩膜。前端与黑睛紧连,共组成眼珠外层。彼此病变常牵累。 白睛内应于肺,为五轮中之气轮,肺与大肠相表里,故白睛疾患常与肺或大肠有关。 《证治准绳·杂病》:“白轮变赤,火乘肺也。……气轮者,目之白睛是也,内应于肺西方庚辛申酉之令。肺主气,故曰气轮……” 正常人的白睛:颜色洁白光亮 白睛血络发红,颜色紫暗,血络位于深层,推之不移→肝火上炎兼有瘀滞 白睛浅层血络红赤,且纵横分布,粗细不等,疏密不匀,盘旋迂回→风热眼病失于调养,余邪未尽;或热病伤阴,虚火上炎;或风沙刺激,郁热所致 白睛浅层红赤肿痛,伴胞睑红肿,眼泪及眼屎俱多,称为暴风客热→外感风热邪毒,风热相搏,交攻于目所致 白睛黄染明显,伴有发热纳呆乏力等症,是湿热熏蒸胆汁外泄,泛溢肌肤所致。 白睛红赤,其白睛周围更明显,颜色鲜红,血络位于浅层,推之可移→多为外感风热或肺火上炎 金疳,又名金疡 指白睛生颗粒,周围绕以赤丝,畏光流泪的病证。 多因肺火亢盛或火邪瘀滞所致。 火疳,又名火疡。 以白睛深部向外突起呈暗红色颗粒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多因心肺热毒火邪,从内而发上攻于目,滞积白睛; 或肺阴亏耗,燥火上炎,侵犯白睛而引起。 常因肺经外感燥热之

文档评论(0)

brnpnu311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