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病毒科有两个亚科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痘 病 (POX) 痘病毒科有两个亚科: 脊索动物病毒亚科,包括六个涉及所有动物痘病毒的属; 昆虫痘病毒亚科,只有一个属,包括所有昆虫的痘病毒在内。 动物痘病是由脊索动物痘病毒亚科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在皮肤或某些部位粘膜上发生痘。病初发生红斑、血疹形成水疱、脓疱,最后结痂。 病 原 痘病毒(Pox Virus)为最大型的病毒。分为6个属: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副痘病毒属(Parapoxvirus)、山羊痘病毒属(Capripoxvirus)、禽痘病毒属(Avipoxvirus)、野兔痘病毒属(Leporipoxvirus)和猪痘病毒属(Suipoxvirus)。 病毒粒子呈砖形或卵圆形,大小约为300~450×170 ~ 260nm。有含类脂质和管状或球状蛋白质结构的外膜,包着1个或2个侧体(Lateral bodies)和1个双股DNA的核芯。在受侵害的细胞内繁殖时,于胞浆内形成包涵体,该包涵体直径比细胞核还大。在包涵体内有许多更小的颗粒,在普通显微镜下即可见到,这些小的颗粒称为原生小体或原质小体。 正痘病毒属包括牛痘、痘苗病毒(Vaccinia)、天花(Variola)、类天花(alastrim)、鼠痘(ectromelia)、兔痘、猴痘、水牛痘、骆驼和马痘。禽痘病毒属包括鸡痘、鸽痘、火鸡痘、金丝雀痘、鹌鹑痘、情鸟痘(lovebirdpox)、麻雀痘和燕八哥痘(starlingpox)等。 山羊痘病毒属内有绵羊痘、山羊痘和疙瘩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 在兔痘病毒属中有粘液瘤病毒以及兔、野兔和松鼠的纤维瘤病毒。 猪痘病毒属包括猪瘟。 副痘病毒属包括绵羊触染性脓疱性皮炎(orf)。 痘病毒含5 ~ 7.5%双链DNA,分子量为160×106。其砖形或卵圆形粒子,具有排列不整齐的丝状亚单位的双层膜,圆筒形亚单位的双层膜组成并含有DNA的内体(芯髓)。某些痘病毒对乙醚有抵抗力。病毒的复制发生在细胞质内,主要在上皮细胞中。 动物痘,除狗、猫外,可发生于所有家畜,其特征是皮肤上形成脓疱,发生在人的疾病称为天花(Varida或Smallpox)。禽痘很少感染哺乳动物,反之,哺乳动物痘也很少能使禽类感染。各种禽痘病毒均有血凝性。牛痘病毒可以成功地感染人,天花病者也可以使牛感染。 培养特性:痘病毒可在易感动物的皮肤或其他上皮细胞和睾丸内培养传代,这是过去制造疫苗的方法。此外,也可以接种鸡胚绒尿膜上培养或用易感的组织细胞单质进行培养。 痘病毒的抵抗力:对热的抵抗力不强,55℃ 20分钟或37℃ 24小时均可使病毒灭活。对寒冷及干燥的抵抗力较强。紫外线或直射阳光可将病毒直接杀死。0.5%福尔马林、3%碳酸、0.01%碘溶液、3%硫酸和3%盐酸可在数分钟内使其死亡。 绵羊痘 (Variola Ovina, Sheep Pox) 在所有的动物痘中,绵羊痘是最具有破坏性的。 此病的特征:在皮肤上出现全身性痘疹,类似的病变常发生在咽部和气管粘膜,有时甚至发生在真胃内。在肺中发生干酪样结节和卡他性肺炎区。死亡率5%~50%以上。 病 原 培养:病毒在绵羊、山羊和小牛的皮肤、肾及睾丸的细胞培养物中产生细胞病变,并在连续传代后不改变其对绵羊的毒力。 流行病学 通过呼吸道感染,病毒也能通过损伤的皮肤和粘膜侵入机体。 绵羊痘广泛流行于养羊地区,传播快、发病率高。所有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绵羊均可感染,尤以细毛羊富有易感性,羔羊较成年羊易感。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发生于绵羊,不能传递给山羊或其他家畜。 本病主要流行于冬末春初。 症状 潜伏期平均为6 ~ 8天。病羊体温升高到41 ~ 42℃ ,有浆液、粘液或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 发痘期:约经1~4天后发痘。痘疹多发生于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开始为红斑,1~2天后形成丘疹,突出皮肤表面。丘疹逐渐增大,变成淡红色,结节。结节在5 ~ 7天之内变成水疱,在此期间内体温稍下降。 化脓性:由于白细胞的浸润以及化脓菌的侵入,水疱的内容物发生混浊,继之变为脓性,体温再次上升,一般持续2 ~ 3天。 结痂期(痊愈期):如果在发痘过程中没有其他病原菌侵入而继发并症时,化脓期很快转入痊愈期,即脓疱内容物逐渐干涸,痘疹处形成褐色或黑褐色的痂皮,好象生锈的铁钉钉在皮肤上一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oshiyi5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