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合说明
基本概况
***河是1958年安徽省规划的淮北九大河网之一,主要功能为引水、排涝,该河流北起界首市沙颍河南岸,向南经六里桥入泉河,在杨桥闸上游向南流经范兴集、老集,过土坡集后入阜南县境,最后于阜南县城南部汇入谷河。如今,泉河以下的***河现已于杨桥镇南部堵死,仅能发挥排涝功能,泉河以下的***河河道总长53.55km,流域面积398.0km2。
2010年,**县水务局和阜南县水务局委托**市水利规划设计院分别编制了《**县***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和《阜南县***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经省水利厅审查后,于2011年批准实施,工程于2012年完成。其中**县***河治理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润河口~临泉阜南县界的15.7km河道按5年一遇除涝标准开挖疏浚,并对张小庄桥、冲西桥、王台庄桥、张小湾桥、高庄桥、新寨桥、白铁蛋桥和牛庄桥等8座桥梁拆除重建,工程总投资1900万元。阜南县***河治理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临泉阜南县界~***河口20.4km河道按5年一遇除涝标准开挖疏浚,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新建堤防1.64km,新建防洪涵2座,工程总投资2670万元。该两个工程的实施,已将***河润河口~***河口36.1km河道排涝标准提高至5年一遇,阜南县城区段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本次拟治理的**县***河杨桥~润河口段位于杨桥镇南部,该段河道总长18km,流域面积96km2。沿程地面高程36.5~33.9m(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该段***河的主要支流有西潘楼沟和小涎河。该流域涉及杨桥、范兴集和老集三个乡镇。流域内共有耕地9.4万亩,人口10.1万人,人均耕地0.92亩。流域内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红芋、蔬菜、芝麻、黄豆、棉花等。
该段***河除小涎河~润河口的部分河段排涝能力不足5年一遇外,其他均已达到5年一遇排涝标准。由于该段河道流经多个村镇,河道内生活垃圾、淤泥众多,淤积严重,水质极差,对农业灌溉和沿岸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很大不利影响,另外由于河岸取土严重,河道整体不成形。
由于***河现已于杨桥镇南部堵死,已完全丧失***河的引水功能,下游河灌区灌溉水源缺乏,大多已废弃,地表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规划对***河本干杨桥~润河口段(17+950~0-050)进行治理,提高河道的排涝能力,改善河道水质,并恢复该段河道的引水功能。拟从杨桥闸上引水,利用东风闸下的一段涎河,将泉河水从杨桥南部引入***河,发展***河本干及五四沟、滑老河、青年沟等主要支沟沿岸的河灌区18万亩,非灌溉时期,亦可通过引水,回补下游红旗闸、土坡闸和老集闸的库容,改善该流域的水环境。淮北地区灌溉模数一般取值1.0 m 3/s/万亩,设计规模考虑扩大10%,本次拟从杨桥闸上自流引水20m3/s。
受投资限制,2013年,**县水务局委托**市水利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安徽省**县***河本干阜临河~姜寨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先疏浚本干阜临河~姜寨段(桩号17+000~13+700),长3.3km。该段位于本次治理段范围内,其疏浚工程于2013年批准实施, 2014年完成,工程投资292万元。
水文
水文气象
***河流域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为亚热带与暖温带之间的渐变过渡带。由于受冷暖气流的影响,具有冬季寒冷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水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4.8℃,平均无霜期214天,年平均光照时数2255.5小时,日照率51%,全年太阳幅射量121.8千卡/cm2;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138mm,年平均陆地蒸发量854mm,干旱指数为1.27。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906.2mm。
设计暴雨和水文计算
***河本次治理段为与下游河道流量水位协调,本次水文计算与下游已实施的***河水文计算办法一致,均采用《安徽省淮北地区除涝水文计算办法》(1981年),该“办法”是目前淮北骨干河道、边界工程及排水区除涝水文计算的主要依据,在多年来治淮工程规划/设计中广泛采用。
设计径流
降雨径流关系采用70年北京对口水文成果淮北平原次降雨径流关系成果表中数值,采用一号线(a区)。排涝流量Q=MF=KRF0.75(m3s)。《淮北除涝水文计算方法》2及以下时,自流排水模数计算采用公式;排水模数计算采用公式M=0.026RF-0.25。排涝流量Q=MF。 起讫桩号 河流长度
(km) 流域面积
(km2) 5年一遇排涝流量(m3/s) 杨桥~西张楼沟 17+950~9+760 8.19 29.0 30.45 西张楼沟~小涎河 9+760~6+200 3.56 62.0 61.38 小涎河~润河口 6+200~0-050 6.25 96.0 85.44 施工期洪水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