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德规范自己,用爱心洒向孩子》刘洪.docVIP

 《以师德规范自己,用爱心洒向孩子》刘洪.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师德规范自己,用爱心洒向孩子 ——2013年教师节系列活动心得体会 雅地窝小学:刘洪 中心校于9月9日中午组织了全乡小学教师参加的座谈会,体现了在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全体教师继续发扬凝心聚力、务实创新、真抓实干的精神,表达了为打好提高教育教学攻坚战不懈努力的信心和决心,通过这次座谈会,我深受鼓舞,心中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心中也有一些感慨和心得。 教师授予孩子们的不仅仅是应该掌握的课本知识,还包括实践能力以及道德教化。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会对孩子们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不会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逍遥懈怠思想,有的就是一种教师的使命感。因为我深深地懂得: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悟、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需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是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做代价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辛劳,甘于付出,甘于无怨,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高度的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娴熟的业务能力。很多时候,教师的付出是很难用数字来衡量的,这就需要我们对教育事业有着高度的热情和奉献精神,真正能够通过从事教育领域的工作来热爱自己的职业。通过平时的日常工作,既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又能真正体会到对教育行业的热爱。 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应不断学习他人的新经验,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力学苦练,想要做到“问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恐非易事。 9月10日晚上我们学校全体教师观看了中央电视台2013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仲咸平、刘坤贤、廖占富、张兴琼、吉思妞、廖乐年、潘立华、阿力太、杨元松、王金花、格桑德吉、会泽七子,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乡村教师,朴实无华,美得纯粹,如同他们所生活的乡村,没有任何修饰,纯粹,自然。他们在物质上最清贫,在精神上却最富有。他们付出的最多,索取的却最少。他们最累最苦,却最充实快乐。他们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自己却在慢慢变老,为乡村的孩子们付出自己的所有。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代代莘莘学子不会忘记他们,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他们之所以震撼我的心灵,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为乡村的孩子们付出了自己的血汗与爱心、知识与智慧,更是因为他们向人们诠释了活着的真正价值,诠释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性所在。他们守候的不仅仅是自己内心最无私的爱,更是守候着人类的精神家园。在他们身上,我懂得了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真正内涵。在他们身上,我明白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的真正注解。他们的事迹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洗礼,精神受到了震撼。相比他们,我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人们证明在这个时代仍然有这么一大批人,他们不求虚名,不计得失,坚守在最艰苦的地方,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他们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人物!他们点燃了孩子们理想的火花,他们温暖了孩子们爱的心房,他们丰富了孩子们知识的世界。他们是中国乡村希望火种的传递者,他们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精神火种的传递者! 观看完这个晚会后,我更深刻的体会到,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它更是爱心和耐心的付出与传递。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它的光辉之处就在于教师培养的是太阳底下最纯洁的人——儿童和少年。我们应该为孩子们付出我们的爱心和知识,将一切献给孩子们。 贫困县怎样创造教育奇迹,报道了会泽这个贫困大县怎样在短短10年时间内,实现了教育的跨越和振兴。体现了教育局领导高瞻远瞩解决了学校怎么管、校舍怎么盖、老师怎么招、学生怎么教的一系列问题。 矿山镇一师一校老坪子小学,这是全镇最偏远的学校。学校只有1位老师和33名学生,33名学生中有15人是一年级的学生,18人是学前班的学生。唯一的教师陈家海现已57岁,自工作以来曾辗转于矿山镇多所一师一校,一晃已36年,在老坪子小学任教也已有9个年头。 陈老师先后在过木多多、马波落、金龙、七一等学校,这些学校基本都是一师一校。陈老师现在所在的老坪子小学,就连手机信号都不是云南本地而是相邻的贵州省的信号。36年来,陈老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始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经常和孩子们交心谈心,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搭起与学生感情交流的桥梁。他随时掌握孩子们的思想动向,随时排除学生间的小矛盾,让孩子健康成长、和睦相处。陈老师还特别注重鼓励后进生,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样,只要老师信任他们、帮助他们,他们都能够取得好的成绩。陈老师除了搞好教学,教好学生,他还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一位学生,他怕学生口渴,经常到山里背山泉水给学生喝,学生突然生病了,他马上送学生到医院就医或自己给学生治疗。 白天,陈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教学,有说有笑,倒不觉得难熬,可一到晚上,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