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东高考历史二轮第7讲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冲关练(七).doc

2016广东高考历史二轮第7讲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冲关练(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讲 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课时冲关练(七)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5·天津六校联考)陈旭麓先生说:“时代变了,道光帝浑然不觉,结果脚随之跟入新时代,而头脑却依旧留在旧时代。在专制社会中,旨意决定一切。道光帝由此断送了机会。”对这段(  ) A.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结构牢固 B.皇权专制延缓中国近代化历程 C.自给自足心态滋生封闭保守观念 D.封建自然经济是君主专制的基础 解析 材料主题主要分析了晚清中国社会近代化在政治上的阻力。据题干信息“在专制社会中,旨意决定一切”,即君主专制制度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阻力,延缓中国近代化历程,故选B项。A、C、D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答案 B 2.(2015·福建莆田质检)鸦片战争初期,林则徐曾致函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尔等远海蛮夷如此大胆,竟敢藐侮我天国神威。天道其一,容尔等洗心革面,改邪归正。”林则徐如此措辞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B.深受“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 C.看到英国军事上的弱点 D.战争初期中国取得一定的胜利 解析 据题干材料,以英国为“蛮夷”,以中国为“天国神威”,可以看出其深B项。 答案 B 3.(2015·河北邯郸质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湖广总督等针对汉口、镇江一线“内地奸商依托洋商,任意私售私卖”现象,与列强力争,最终促成汉口、九江、镇江开埠设关。这表明(  ) A.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B.中国处理与列强外交关系的成熟 C.中国重视自身利益诉求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与列强力争,最终促成汉口、九江、镇江开埠设关”可知,中国重视自身利益,故选C项。 答案 C 4.(2015·东北三校联合模拟)英国人呤唎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写道:太平天国军民每隔七天要做礼拜,由长官和书手站在正中,众人分别站立两旁,诵赞美诗;一人朗诵黄表奏章,众人跪拜,读完后,焚化黄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太平天国是基督教化的运动 B.传播基督教是太平 C.宗教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外衣 D.传教士为太平天国制造舆论声势 解析 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虽然引入了外来宗教,但真正目的是利用其思想进行革命,故材料中所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宗教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外衣,故C项正确。 答案 C 5.(2015·浙江六校联考)史载:“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百计。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C.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 D.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解析 据题干“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信息,可知西方列强的商品输出,给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故选B项。C项是表现;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促进近代民族工业兴起,D项错误。 答案 B 6.(2015·山东莱芜统考)下图是19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 A.中国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 B.中国已完成工业革命 C.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D.农村比城市更能吸引人口 解析 从19世纪中期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示意图可以看出中国农村人口远远多于城市人口,体现了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故选A项。农村人口多于城市人口不能看出中国已完成工业革命,也不能说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B、C项错误;农村人口多于城市,体现小农经济束缚了大量人口,D项错误。 答案 A 7.(2015·山东临沂质检)“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工具方面的西方化”主要是指(  ) A.出版《海国图志》 B.设立总理衙门 C.开展洋务运动 D.实施戊戌变法 解析 从题干材C项。 答案 C 8.(2015·甘肃兰州诊断)1866年6月,左宗棠向清廷上奏,他认为“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我国家建都于燕,津、沽实为要镇。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飚举,无足当之”。为此,他主张(  ) A.建立海军,加强海防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实业救国,保护商贸 解析 据材料“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和“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飚举,无足当之”可知建立海军,加强海防,故选A项。 答案 A 9.(2015·北京顺义区测试)右图是1886年拍(  ) A.建立与西方国家平等外交关系 B.联合镇压国内民众反抗的斗争 C.开始放弃“天朝上国”的观念 D.革新与外国官员相见的礼仪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