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生和父母亲情的调查报告
紫薇小学五(2)班 王楚越 徐嘉曼
指导师 麻红霞
一、课题的选择
通过《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亲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正是这血浓于水的亲情,陪伴着我们走过每一个难忘的日子,谱写着我们多彩的人生。人世间最难割舍的是亲情, 看看我们是否在不知不觉中疏远了那份情感。
二、活动目的
了解现代子女对父母的情感,与父母的关系,进一步验证子女们与父母之间的距离。
三、调查人员 王楚越 徐嘉曼
四、调查实施
主题确定后,我们积极讨论,最后归纳出几点:
1、自己爱父母的程度
2、父母爱你的程度
3、对于父母的了解
4、怎样去爱父母(事件)
5、是否依顺父母
根据以上问题我们写出了调查问卷,并一一分发,调查了25位小学五年级同学。
调查卷分发到本班小学五年级学生家中。通过调查,我们整理数据,并汇总如下:
表示非常爱父母的
88% 表示比较爱父母的
12% 爱父母的表现一般是父母生病了,细心照顾父母,为父母拿药、倒水。很多学生能够在平时父母感到疲惫只给他们捶背、按摩,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母亲节、父亲节、三八妇女节和父母生日时送上一份祝福;有的是运用所学的知识教父母电脑、普通话等;有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能够经常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不让他们担忧等。
感到父母的爱的
100%
没感到父母的爱 0% 父母爱自己的事例大多数都是生病了送自己去医院,全程陪伴、守侯在病床前。有的是冬夜时父母半夜来帮助盖踢掉的被子,有的是在放学时父母冒雨前来送雨具,有的是不厌其烦的解答孩子刨根问底的疑问,还有的经常给孩子买书。
完全记得父母生日的
88%
只记得一个的
8%
不记得父母生日的 4% 对父母撒过谎的
68%
没撒过谎的 32% 对父母撒谎的同学多是考试考差了不敢给父母讲,说卷子还没有发;有的是怕家长不同意买书,就撒谎说是老师要求买的;还有的则是父母让做的事情忘做了,以作业多的理由说没空。
生日时向父母要礼物的
32%
父母主动送礼物的
68%
五、调查分析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发现父母却时常惦记着自己的子女。调查显示,有68%的同学过生日时父母会主动送自己礼物,而另外的32%向父母索要,父母也会欣然赠送。据调查,父母送孩子的礼物均在20元以上,最高100多元,平均在50左右,假设这个家庭每月有1500元,那么孩子的生日礼物要用一天的辛劳所换取!可见父母是多么疼爱我们啊!
大家都能感觉到父母很爱我们,大部分父母都会记得孩子的生日并且会送孩子精美的生日礼物,也有大部分同学都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并能在父母生日时送上精美的贺卡或一句祝福的话,有些学生虽然爱父母,但记不住父母的生日。
世上,你最爱谁?我们会脱口而出:“是父母。”所以我们预测,所有被调查的同学都会在问题1中选择“非常爱”。出乎我们的意料,有12%的同学选了“比较爱” 接着,我们又对这一情况做了进一步分析。
我们认为,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缺少沟通。数据显示,有68%的孩子向父母撒过谎。当然,有小部分同学是善意谎言。剩下的大多数,都是“打碎花瓶,没承认”、“考砸了,不敢向父母承认”等,对父母有着一定的恐惧感。怕着父母的“打是亲,骂是爱”。让我们欣慰的是,许多同学都写道,父母发现后教育了自己,并表示,以后不再向父母撒谎。而且说以后要多和父母沟通。
六、调查结论
这次调查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同学们会对生我们养我们的爸爸妈妈产成恐惧感?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父母太过严厉而导致的。由于害怕惩罚而怀有侥幸心理,从而撒谎。我们告诫天下父母,不要一味地认为严厉是爱孩子,多多鼓励,给孩子讲讲砍樱桃树的故事,同时学学华盛顿的父亲,和孩子成为好朋友!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不管是好同学还是差同学,都还是很爱自己的父母的,能在家做父母的小帮手,能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做些帮助。像在书上看见的讨厌父母的情况或和父母吵架的情况也没有,我们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发生,我们非常欣慰。
七、我们的建议
我们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提了几点建议给同学们,以期增强孩子与父母的沟通:
1、可以与父(母)进行一次单独的谈话,表达自己心理的感受,指出父母在有些事上处理不对等。
2、可以开一个“家庭会议”,制定几条“家庭法则”,纠正家庭成员的某些错误(提倡一些柔和的惩罚)。
3、可以给父母写一封信,提出自己对某些教育方法不足、不正确,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想法、希望和感受。
同时,我们也给一些同学的家长提了一些建议,希望他们能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
1、不要太严格、严厉。孩子做错事时,不要太严厉地教训孩子,甚至体罚等。如果孩子已经认识到错误并保证改正,就不用再批评了,而应该去安慰一下,否则孩子会有感到自卑、痛苦。
2、不要太过分爱孩子。孩子如小鸟,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