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辕北辙 适得其反——浅谈小学课文《桂林山水》的修改
史洪美
原文第一段第二句:“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现在改为:“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原文简洁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改动后文字冗繁,句子沉长,读起来很拗口。原文“荡舟漓江”,给我们的是一幅动态的画面,其包含的内容宽泛,蕴藏着“来——到——观赏”等一系列“观赏”过程,具有引领下文的作用;和文章结尾的‘让人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相互(前后)呼应。而“我们荡漾在漓江上”给我们只是一幅静态的、独立性的画面,其包含的内容比较狭窄,不具备引领下文的作用;和文章结尾也呼应不起来。另外,“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这个句子,本身就存在着语法问题的。在,介词;上,方位词来。“在、、、、上”,界定。已经“荡漾在漓江上”了,再“来观赏桂林的山水”,这种是不符合逻辑的。只有先“来”再“到”,既然已经“到”了,哪能还再“来”呢?所以,我们不难看出,修改后的这个句子是一个病句。
原文第二段第一句:“我观赏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现在改为:“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原文所用词语“观赏、欣赏”非常好,能准确地表达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崇敬之情;从“观赏”过大海,“欣赏”过西湖,再到“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能进一步体现出漓江水独特的特点:静、清、绿。然而,修改后,“看见过”大海,不能表达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崇敬之情;“玩赏”过西湖,更不能表达作者的情怀。一般来说,较小的物品,能拿在手上把玩观赏的称为玩赏。“玩赏”西湖,说明作者重在玩,重在消遣时光,具有不恭之意,这和作者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从“看见”大海、“玩赏”西湖、到“没看见”漓江这样的水,不能体现作者对漓江产生的惊奇情感。
原文第三段第一句:“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样的山。”现在改为:“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原文“没看见过桂林这样的山”,体现了桂林的山和别处的山不一样,具有的独特的特点;而修改后“没看见过这一带的山”不能体现桂林的山和别处的山的区别和桂林山的独特。另外,这篇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都使用了相同的表达手法和表现句式,许多句子是相互对应的。应该说,第二段是“这样的水”,第三段就应该是“这样的山”,从而得到第四段是“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按照文章的总体结构,第三段改成了“这一带的山”,那第四段就应该是“这一带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影着这一带的山”了。这岂不是贻笑大方了吗!
就我个人认为:改,应是改良、改进、改善、改好。修改文章,应该是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完美、语言更为生动、意境更为幽美、主题更为鲜明,让修改后的文章更能打动读者,使读者得到更美好享受。可《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修改呢?
综上所述,《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修改,是对先贤们的亵渎,对千千万万少年儿童的愚弄。这与修改文章的目的南辕北辙了,其结果是适得其反。
所以,我要问: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发的专家学者们,您们饭吃多了吗?教材审定委员会的领导大人们,您们打瞌睡去了吗?
鄙人孤陋寡闻,实为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浑浑噩噩,胡言乱语,不知所云!万望各级领导多多批评,诸位同仁不吝赐教,广大人民群众教育、教育、再教育。从而使我等不再浑浑噩噩,胡言乱语,愧对五千年先贤文明,贻误八百代中华英童。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骑马上天山 七月间新疆的隔壁炎暑逼人,这是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 山。新疆北部的伊犁和南部的焉耆多出产良马,不论伊犁的 哈萨克马或焉耆的蒙古马,骑上它爬山就像走平川,又快又 稳。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的被撇在后边,迎面 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 高高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 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在 山叫汇成冲激的溪流, 浪花往上抛, 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又鱼儿在跳跃。当在这个时 候,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那洒满阳光的 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 给寂静的天山填上了无限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优美。在白皑皑的群峰的雪 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参 天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音轻 灵,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少飞来, 只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