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CB398资料.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2015专插本大学语文备考建议: 指定篇目:熟读,并尽量背诵,全面掌握(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文章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论证方法)。 教材的其他篇章:熟读,尤其是篇题下的提示和篇末的作品分析。 文言文:掌握重难点实词、10个虚词、语法现象、句式,名句翻译。 现代文之议论文:议论文的文体常识,尤其是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现代文之记叙文:记叙文的文体出常识。备考阅读注重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诗词歌赋:指定篇目全背诵,掌握作者和各文体常识、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作文:建议以议论文和记叙文为主。 一、汉语基本知识 文言文:1.实词 2.虚词 3.语法现象4.句式 修辞:1.表达方式 2.修辞手法 3.表现手法 二、文学基本知识:教材 1.作者 2.名篇名句 3.文体知识 4.文学流派 5.文化常识 常见的修辞手法: 1.表达方式:五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表达你想说的内容的方式。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夸张、反复、设问、反诘、通感、顶针。 3.表现手法:范围广,如象征、对比、烘托、渲染、铺垫、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以小见大、以动衬静 三、阅读(课内或课外):现代文、文言文。 1.作品反映的社会背景及时代生活 2.文章章法 4.审美风格 5.文章主旨 四、写作,40分。 不少于800字,建议大家备考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作为重点 五、题型 1选择题:单选,多选(相对单选题稍难) 2 古文翻译:复习时将重点指定篇目中文言文的课文一字一句进行处理,重点句子能翻译。 3 填空题:指定篇目的诗句默写,上下句。相关的文学常识 4 阅读:现代文阅读 5 作文:议论文或记叙文,社会热点事件。 06年出现古文整句翻译。07年撤掉简答题。 09年—14年阅读题固定为一篇现代文,一篇文言文。 四大类:说理、抒情、叙事、描写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第一 论点。能表达作者看法的观点,形式简洁明确,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能统摄全文。明确式的表态。 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会有明确式的中心句出现。 中心论点是对全文的归纳和总结。 论点分两种:1.中心论点,1个。2.分论点,n个,并列关系。开头、结尾,文章的标题容易是中心论点。如《论毅力》《谈骨气》。 反言之,作文的这三个地方应该出现中心论点:标题、开头、结尾。 论点要正确,深刻,鲜明。 第二 论据。 论证论点的证据和材料。 分两类: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可以是生活现实,和历史史实,或统计数据。 道理论据:名言、谚语、公式定理,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 例子。 摆事实和讲道理结合,才能写出好的议论文。 第三 论证。用材料论证论点的方法。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对比、道理、比喻。 举例论证:事实论据。如《谈骨气》,举例古人。 对比论证:需要两面,正面、反面。 道理论证:举了孟子名言 比喻论证: 将多种方法结合,才能把中心论点表达突出。 议论文从观点上分:立论和驳论。 立论:树立自己的观点,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驳论:批驳。批驳别人的观点、论据或论证过程。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李斯《谏逐客书》 四大类:说理、抒情、叙事、描写 五代史伶官传序 容忍与自由 讲授顺序:议论文、文言文、记叙文、诗词曲赋、作文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P53-54 课文编写的规律:小字和课后 选自《国语》,又名《左氏外传》《春秋外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 体裁: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记述时间跨度:《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共二十一卷,分 《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 国别体与编年体 记言。外交。 解题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1、召公谏厉王弭谤? 谏:动词,劝说,劝告。(邹忌讽齐王纳谏,)?弭:消除,阻止? 谤:恶意攻击别人 这篇考过的:国别体、句子翻译、出自。 名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本思想 2、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用眼睛看看,名词用作动词。表示敢怒不敢言。? 3、是障之也? 障:防水堤坝,名词用作动词,堵住、阻隔。 ?4、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亲戚:古今异义。古:族内外的亲属;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5、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为:治???? 原文:王虐、民怨、王亡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