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行为是人类社会中最奇怪、最不可测和最难以解释的现象。自然界中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恰是人类本身。 ——刘易斯·托马斯(Lewis Thomas,1981) 皮丘什金:令人恐怖的连环杀手 皮丘什金被指控在1992年至2006年14年间谋杀52人。 检方说,亚历山大已承认,其中大多数命案确系自己所为,并坚称自己实际杀害了63人。 《莫斯科时报》2007年8月13日报道,与很多罪犯一样,皮丘什金童年非常不幸。他生来没有父亲,他的妈妈先送他进收容所,后来又让他和祖母一起生活。 祖母去世,给了他很大打击。从此,皮丘什金经常一个人带着狗到比茨维斯基公园散步。这只狗死后,皮丘什金把它埋在公园里,而狗的墓地周围正是皮丘什金后来的杀人场所。 在邻居的眼中,皮丘什金是一个“懂礼貌”、有点儿 “多愁善感”的人。他非常爱动物。如果一只宠物不幸死了,他会非常伤心。 然而,绝大多数熟悉皮丘什金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年轻人有着恶魔般的内心世界。 1992年,18岁的皮丘什金第一次杀了人:由于视一位同学为情敌,他将对方从公寓楼的高层推下,导致对方死亡。警方对他进行了审问,最后却认定,那名同学是“自杀身亡”,从而使他逃过一劫。 这个结果让皮丘什金以为自己受到了上帝的眷顾,于是,从2001年起正式开始实施恐怖的杀人计划。 2006年7月,俄罗斯独立电视台播放了一段皮丘什金接受俄罗斯警方讯问的录像。 在被问及为何杀人时,皮丘什金回答道:“我的生活里如果没有杀人,就如同没有食物一样。那(杀人)是一种必需品,你能理解吗?我感觉我是这些人的父亲,我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我赋予了他们新的生命!” 网址:/w/2007-09-26/110013976705.shtml 家庭暴力 11.25 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我国有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受害者一般以妇女儿童居多。 就总体而言,受教育程度越低,生活越贫穷,社会地位越低,则家庭暴力的发生率越高 。 家庭成员为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总数的50%以上,知识分子实施家庭暴力呈上升趋势。 校园欺负(bully in school): 中小学生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攻击行为,包括恶意推搡他人、打骂他人、给他人起侮辱性的绰号、散布谣言等等。学校中的欺负行为非常普遍,在各个国家中都具有很高的发生比例。 欺负行为的特点: 它属于攻击行为或故意伤害行为; 行为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 欺负行为的双方在力量上以不均衡为特点。 回顾人类历史,20世纪的人们受到最好的医疗和教育,同时却也是最嗜好残杀的时代之一。(Renner,1999) 战争、种族屠杀及人为的饥荒在内,大约1.82亿人死于“大规模不幸事件”。(White,2000) 我们记得的911事件可以说是最为严重的暴力事件,但从伤亡人数来讲,大约与之同时发生的刚果种族大屠杀事件才算是最为惨重的。据报道,死亡人数约300万!部分民众被砍刀活活砍死,其他民众大多在逃离村庄后死于饥饿和疾病(Sengupta,2003)。 在邻国卢旺达,约75万人,在1994年夏天的种族灭绝性屠杀中惨遭杀害(Staub,1999)。 在人类有记载的5600年的历史中,共计发生了14,400次战争; 平均一天要发生95,000次犯罪事件,其中会有50人死于谋杀; 人类是少数几个会系统性规模性杀死自己同伴的种系之一。 攻击行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广东“杀人校长” 亲手杀死学生 2006年初,吴瑞烈做了双桥小学校长近3年,在他谋求能连任的当时,双桥小学的部分家长以校长管理无方为由要求撤换校长吴瑞烈。 3年级学生徐武军的家长徐兴建较“挑头”,心胸狭窄的吴瑞烈于是将报复目标指向了徐兴建,3月10日下午,他将自己学生徐武军骗到校长宿舍内,用绳子勒,用铁锤敲,残忍地将其杀害并藏在床下。 事发后,吴瑞烈从银行内提取双桥小学4万元书本费,写下遗书后失去踪影。 遗书里有这样的内容:“家长都投诉因为我表现差,存心不让我继续做这个校长。我也是不好惹的,我要杀掉19个对我最不敬的学生,然后自杀……” 吴潜逃后,留给当地的是恐慌和满天飞的传言。 第13章 攻击行为 主要内容: 什么是攻击 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 如何减少攻击行为 第一节 攻击行为的概念 一、攻击行为 (一)攻击行为(aggression) 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者语言行为。 Physical or verbal behavior intended to hurt someone. 只有有动机参与的行为才是攻击行为。 攻击不是感情、动机、态度等内在心理状态,而是外部表现出来的行为。发怒是一种攻击的愿望,偏见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他们对攻击行为发生动机作用,但没有构成攻击事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等数学(上册)》(阳平华)645-4教案 第六章 第25课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doc VIP
- 《高等数学(上册)》(阳平华)645-4教案 第六章 第24课 微积分基本公式.doc VIP
- 天津市南仓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docx VIP
- 欧洲规范-NF P94-078-中文版.pdf VIP
- 腔隙性脑梗死课件.pptx VIP
- 过顶板破碎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VIP
- 2025年湖北省十一校届高三语文联考“世界的馈赠”考场作文评析与升格训练.docx VIP
- 腔隙性脑梗死演示课件.pptx VIP
- 2024第三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1].docx VIP
- 天津市南仓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