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作文指导程序.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确看点——1、题目、论点应是对漫画事件、对“孝子工程”的评价;2、赞成的同时要看到其问题;反对的同时要肯定其合理一面;3、孝道需要言传身教、需要培养,成年后每个人需要反思、需要关注每一个细节,需要有感恩之心。 存在问题:1、认识上的偏激:“孝子不是教出来的”“孝子不应该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是内心自然有的”——应该教育实际上只是很多时候忽略了孝的教育,少对孝的申明,考试成绩占多。2、文体不明,作文非新闻评论,率性而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3、抛开漫画而写作,容易偏离主题、偏离命题者要求,如:孝是什么、要有孝道等,(而应该是:要怎么做、从小抓起?哪些方法是错的、哪些方法不够好)。4、题目与后文论证中心不符。参照《看对病,开错方》:评价——是形象工程——原因(为什么说是形象工程) “浪漫”是一袭美丽的晚礼服,但我们不能一天到晚都穿着它。 漫画《羡慕》由三幅画面组成。 ?????第一幅:画面上左右各放着一个盛满水的鱼缸,两个鱼缸里分别盛着一群鱼和一条鱼。左边鱼缸中的一群鱼呆呆地、羡慕地望着对面的鱼缸,它们似乎在想:那么宽阔的水域,却只有一条鱼,那条鱼多清静,可以自由自在地独享那一缸水了。而右边鱼缸中的那条鱼也呆呆地、羡慕地望着对面的鱼缸,它大概也在想:看那么多鱼游在一个鱼缸里,有那么多伙伴,多热闹、多快乐啊,一点也不寂寞。 第二幅:仍然是这两个鱼缸,可里面的鱼却在羡慕对方的条件、环境,各自跳出了自己的鱼缸而奔向对方的鱼缸。 第三幅:右边的一条鱼和左边的一群鱼已经跃入对方的鱼缸,环境如前,只是互换了一下位置。这次它们仍然羡慕对方呢,还是因环境一如从前而产生困惑,抑或在思考着什么?也许都有可能吧。讽刺了那些“这山望着那山高”,只知羡慕,不能脚踏实地把握自己位置的人。   1、说出这幅漫画的主旨。 2、写一段记叙性的文字。 练习 说明性文字: 这幅漫画由两个画面组成. 第一幅图的左边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右边是幼小的儿子,母子共同进餐.在母子俩的面前分别放着一个饭碗.年轻的母亲微笑着将鲜鱼的腹肉夹给儿子,而自己的碗里只剩下鱼头和鱼背骨.儿子张着大嘴幸福无比. 第二幅图仍然是母子俩共同进餐,只是母亲已年迈,儿子已成人.这回是儿子给母亲夹鱼,可他夹的却是鱼头和鱼背骨,把鲜鱼的整个腹肉留在了自己的碗里.母亲的脸上现出了惊愕的表情. 画的下面写着“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 这幅漫画讽刺了那些忘记父母抚养之恩,不思恩图报的不孝子孙。 * 阅读下面的漫画及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50字的文章。 据《新京报》消息,2011年10月30日,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在北京启动,同时发布了中华小孝子卡通形象笑笑、紫紫和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主题歌《我是中华小孝子》。该工程“旨在通过培养孩子孝心,在青少年中开展孝文化普及教育,引领青少年从小养成孝亲敬老美德”,工程计划通过5年时间在全国培养百万4至6岁的孝子,为全国亿万孩子树立道德榜样。   对于这一工程,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呢?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写作指导】 “百善孝为先”,然而可能令很多人没有料到的是,“孝”字在当今中国居然一再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前有中国留学生机场弑母,后有北大要求“不孝不能上”,接着深圳公务员打骂父母,“孝”一时间成了网络热词。这不得不让人们重新审视孩子的教育以及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问题了。   可以支持。德育要从娃娃抓起。德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软肋。很多孩子能成为“知识高材生”,而在做人、为人和待人接物方面,却不够理想。所以,全面实施“中华小孝子工程”,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传统道德精华的熏染,用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培养他们的传统心性,对德育发展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一个受过传统道德熏染的孩子,因为是“精神绅士”、“谦谦君子”,更容易成为未来的成功者,因为其奠定了良好的道德基础。 可以反对。孝心缺失的背后,往往是学校和家庭“重知识、轻德育”的教育失衡。学校成绩第一的评价机制不改变,家长“考上北大就是孝顺”的畸形思维不去除,一两堂品德课很快就会淹没在题海之中。此外,加强德育,培养孝心,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静下心来全盘规划稳步推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百万孝子批量造,是不切实际的浮躁想法,只会让我们陷入道德大跃进的幻觉,迷失青少年培养的真正方向。   但写作者须明白,凡对于能够引起热议的事物,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写作此文,不宜“剑走偏锋”,而应辩证分析,如要肯定,也应在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前提下进行,比如,孝顺的标准,工程的操作性等方面,是否存在一定的问题。当然,如要否定,也应在肯定其出现有其合

文档评论(0)

x551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