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的秋修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课文讲述了小时候的“我”读诗时一定始于某一个秋天。在读诗时,“我”总是会提出疑问,并想办法解决。由于“我”读诗时的认真,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 表达了作者热爱读“秋”诗,对“秋”诗产生极大的兴趣,也说明了读诗时要认真,要去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才能读懂诗的含义。 你能概括 《诗中的秋》中的四种读书方法吗? 1、联系生活实际读古诗就易懂 2、要入情入境(边读诗边想画面) 揣摩诗的意境。 3、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能更好 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 就能读懂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①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②鳜鱼:即民间所说桂鱼,细鳞,黄带褐色斑纹,味道鲜美。 ③箬:斗笠。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用来挡雨。 ④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 ⑤不须:不需要。 guì ruò suō 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诗句的理解; 你读后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从诗句中,你体会出诗人有怎样的情感?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渔翁的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在教我们如何读诗,我们明白了读诗时一定要认真,而不要马虎。要向作者那样,读诗读出了方法、知识。所以,希望大家在往后的学习中,能够去善于观察,多增长一份知识。因为知识既是财富,又是能够改变命运的。 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歌世界。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谢谢 ! 诗中的“秋” 桂文亚 总体围绕“秋”字。着重指出 桂文亚 1949年生于台北,安徽省贵池县人。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美国《世界日报》儿童版主编,北京《东方少年》杂志特约编审。专心致力于儿童文学媒体推广及编写工作。 出版的主要作品集有《幽默笔记》《思想猫》《两代情》《妈妈手记》《思想猫游英国》《班长下台》《长着翅膀游英国》《美丽眼睛看世界》《来和小羊羔照个相》《二郎桥那个野丫头》等。 作者简介 萤ying火虫 吟哦 衬托 花梗 岑参 又黏又滑 参 cān shēn cēn sān 参加;参见;参赛…… 人参;岑参 参差不齐 通“叁”,三字的大写 1、文中作者的爸爸说读诗时会有“妙处”,什么叫“妙处”? 2、你能找出文章中的诗句吗? 3、最后一句话说“我”增长了知识,请问“我”增长了什么知识? 4、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学习课文,试着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2、文中作者的爸爸说读诗时会有“妙处”,什么叫“妙处”? 在读诗时,纱窗外的萤火虫正提着灯笼跳舞,风吹竹叶沙沙伴唱,还有草丛中的牛蛙沙着嗓子呱呱地听。这,就是诗的妙处。 请你找出文中出现的诗句 子夜吴歌·秋歌 唐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作品注释 ⑴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⑵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⑶吹不尽:吹不散。 ⑷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 ⑸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⑹良人: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罢:结束。 作品译文 长安笼罩在一片朦胧的余光中,家家户户都传出捣衣的声音。绵长的秋风吹不尽对远戍玉门关的亲人的一片关切之情。什么时候才能荡平敌寇,我丈夫就可以结束遥远的征战生活?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此诗抒写了家中妇人对远征的丈夫的相思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