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体外循环简史
引言
体外循环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心脏外科手术的历史。从人类不断的探索、发现,到外科手术频繁的医疗事故的发生以及所有与之相关的工作人员为之付出的辛劳汗水,这些都是心脏外科进展的镜子。最初的心脏缝合被视作危险、凶暴甚至是亵渎神灵的行为,在今天已经成为了常规的方法。无疑这些领域的先驱们的勇气和决定更促进了体外循环的发展。
关于心肺分流术的历史和心脏外科的发展的介绍已经有很多,推荐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应该了解心脏外科的“界标”。本书后续章节将会详细的介绍心肺分流术的历史背景及该领域的细节问题。因此,本章节将简单的介绍一些在心肺分流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主要资料。
一、第一台体外循环机
John Heysham 和Gibbon(1903-1973)很好的定义了心肺分流术的定义。Gibbon教授出身于医生世家,在哈佛医学院跟随Churchill教授工作。1930年,一例行胆囊切除术后的女患者发生了肺血栓栓塞并发症。Churchill教授对其实施了肺栓塞摘除术,但在当时的美国还没有行肺栓塞摘除术后存活的报道。Gibbon教授负责该病人的后续治疗,也由此萌生了心肺分流术的念头。
在漫长的夜里,Gibbon教授无助的看着与病魔斗争的病人的血液逐渐变暗且血管逐渐扩张,Gibbon教授想到能否将病人的血液移走使其与氧混合并将二氧化碳排出,然后再将富含氧的红色血液回输到患者的动脉,以此来挽救患者的生命。设想能否绕过栓塞的血管在体外建立一个旁路来执行部分的心肺功能。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接下来的20年,Gibbon教授与其妻子一起开始潜心设计机械性泵氧器。1949年IBM实验室设计了第一代心肺分流机,这种心肺机应用到小狗的心肺旁路仅有10%的死亡率,1951年开发了临床心肺机。1953年,历史上首次借助心肺分流术成功的缝合了房间隔缺损。
然而,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很快因为Gibbon教授后续治疗的四例病人的死亡而停顿。他开始重新审视这项技术并对自己的手术能力产生怀疑,由此暂停了这个项目。Kirklin教授使用改进的二代心肺机对8例心内缺陷的患者进行治疗,发现仅仅有4人因体外循环并发症导致死亡。这些研究进一步推动了心肺分流技术的发展。
二、氧合作用
氧合器的发展历史见图1.1。关于血液的氧合的方法已经研究了多年,早期的研究直接将氧气注射入血流,同时也尝试了许多其它的方法,但都以失败告终。这些早期的研究单纯注意了人工氧合作用而忽视了对二氧化碳的移除作用。
1、肺
1956年,Campbell 报道使用狗肺成功的对人施行了心脏外科手术。(Campbell et al., 1956)1954年,Mustard及其合作者报道了将猴肺用于人心脏手术的氧合作用。这些看似已经很成功的研究,但却极其复杂以至于不久便被放弃((Mustard et al., 1954; Mustard ,Thomson, 1957)。1958年,Drew使用了病人自身肺与左右心旁路及深低温相结合的方法(Drew and Anderson, 1959),这一技术延长了手术修补的有效时间且考虑了复杂的不利因素(Westaby and Bosher,1957)。
2、交叉循环
Andreasen 和Watson 在英国的Kent州进行了犬类研究并在1952年发表了研究结果。如果上腔静脉进入到心脏被套结于腔静脉-心房交接点,没有狗会超过10分钟还不死亡。如果套结于远端的不成对的静脉,静脉就会流入到右心房,Lillehei报道首次成功的实现了适当的血流灌注脑,使其不受损伤达40分钟。这些发现挑战了一个现有的重要观念:与正常心输出量相当的灌注流量对保护重要器官免受损伤是必要的,并说明了事实上只需要8-9%的流量就足够了。(Andreasen and Watson,1952)
明尼苏达大学的Lillehei教授认识到这些心外科手术相关的发现意义重大(Lillehei,2000)。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后(Cohen and Lillehei, 1954),他报道了“可控式交叉循环”的技术。如其名字,这个技术将成人的循环与儿童的相连接,成人在这里起“充氧器”的作用。“可控式”意指可以通过一个泵控制进出供着及病人的血流量。
这是一个大胆而创新的设想。理论上会有200%的死亡率,但实际上,在45例手术中没有发生供着死亡,45例病人中,有28例存活且顺利出院,有的甚至存活30年(Lillehei et al., 1986)。可控式的交叉循环在应用中存在一定缺陷,不能完全满足循环要求。与此同时,在Lillihei发展新的充氧泵之前,也出现了许多常规体外循环形式。
3、鼓泡式氧合器
简单的将气体氧与血液混合可能因为空气栓塞而导致灾难性的结果。Clark及其同事在1950年取得了重大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竞聘办公室主任面试题.doc
- 竞职移动公司总经理演讲稿(改).doc
- 竞聘水利站站长演讲稿.doc
- 竞聘演讲稿开头与结尾.doc
- 竞聘演讲时学会变劣势为优势.docx
- 竞聘路政副大队长演讲稿.doc
- 竞选学生会生活实践部干事演讲稿和自我介绍.doc
- 竞选银行行长助理.doc
- 竞选青协部长申请书.doc
- 竟聘客服经理的有利条件.doc
- 白天晚上教学课件.ppt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事业单位招聘急需紧缺岗位目录(第一批)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画西瓜教学课件.ppt
最近下载
- JB-T7752-2005_滚动轴承密封深沟球轴承技术条件.pdf VIP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部品部件吊装监理实施细则(标准化格式文本).doc VIP
- 萧山区地图杭州市萧山区乡镇街道地图高清矢量可填充编辑地图PPT模板.pptx
-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专项(力)精编(2024版)(附答案).pdf VIP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试题 第6章 几何图形初步 章节检测卷 (含详解).docx VIP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监理实施细则(标准化格式).doc VIP
- 绿色智能船舶制造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ptx VIP
- 船舶制造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第八节 伏安法测电动势内阻-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专项训练.pdf VIP
- 节能分部工程监理研究细则.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