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糖尿病及其食物疗养
【摘要】 糖尿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世界三大顽症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与癌症,发病率居三大顽疾之首,如不及时正确治疗,势必丛生并发症。正确认识糖尿病,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症状,如有类似症状,及早检查诊断,并做好预防糖尿病的措施。了解其致病机理,科学地看待糖尿病及其引起的并发症。了解食疗对糖尿病重要的积极意义,努力通过饮食来改善糖尿病的毒害。
【关键词】 糖尿病 症状 诊断 病因 并发症 食疗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糖尿病症状与检验标准
症状
糖尿病早期是没有什么明显的表现的,一般只有体检时才可被发现,主要表现为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而身体越来越消瘦,这在医学上叫做“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临床诊断
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A1c≥6.5%*。
2.空腹血糖FPG≥7.0 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 mmol/l*。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跟过去相比有两个方面 的进步:1.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指标,2.弱化了症状指标,更多人纳入糖尿病范畴,得到早期诊治。中国也将采用上述标准。
糖尿病、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单位:mmol/l)
诊 断 条件 静脉(全血) 毛细血管 静脉(血浆) 糖尿病 空腹 ≥ 6.1 ≥ 6.1 ≥ 7.0 服糖后2h ≥10.0 ≥11.1 ≥11.1 糖耐量受损 空腹 6.1 6.1 7.0 服糖后2h 6.7~10.0 7.8~11.1 7.8~11.1 空腹血糖受损 空腹 5.6~ 6.1 5.6~ 6.1 6.1~ 7.0 服糖后2h 6.7 7.8 7.8 糖尿病高危人群诊断标准
年龄≥45岁;体重指数(BMI)≥24者;以往有IGT或IFG者;或糖化血红蛋白Alc位于5.7~6.5%之间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0.9mmol/L)和/或甘油三酯(2.8mmol/L)者 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5、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大婴儿(≥4kg);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 7、使用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糖尿病高危人群至少每年2次查胰岛功能(C肽分泌试验),早诊早治,并可以考虑使用ASTA虾青素之类超强抗氧化剂预防。
中医辨证
中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论述较为详细。虽然对消渴证的认识中医学内部也有学术分歧,但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病机重点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阴虚燥热,耗津灼液使血液粘滞,血行涩滞而成瘀;阴损及阳,阳虚寒凝,亦可导致瘀血内阳。
素体阴虚 导致素体阴虚的原因有:①先天不足:《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是指在母体胎养不足所致。②后天损耗过度:如毒邪侵害,损耗阴津。③化源不足:如化生阴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