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docVIP

 重庆市万州区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万州区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二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白居易的美学观点 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题。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之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上下交合、内外胥悦的社会效果。 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是以《礼记》和《毛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观点。但是,白居易终究生活在唐代,而不是生活在先秦和汉代。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产生影响。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白居易从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大前提出发,引出一个结论,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的。白居易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就是他说的“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这是为他的“新乐府运动”提供理论论证,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根据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基本思想,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唐诗也一样,李白诗被他砍得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杜甫的诗歌被他砍得只剩下三四十首。李、杜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别的诗人了。 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但是他要求每一首诗都要有政教美刺的寄托,否则就一概加以排斥,就有点太偏激了。 1.下列说法不能体现白居易对诗歌的主张的一项是 A.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 B.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是由“诗言志”的本质决定的。 C.屈原的《湘夫人》、姜夔的《扬州慢》、雎景臣的《高祖还乡》等都是符合白居易美学观点的作品。 D.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 2.下列说法不属于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美学思想新潮流对白居易诗歌理论影响的表现的一项是 A.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 B.认为统治者应允许并鼓励老百姓抒发喜怒哀乐之情,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C.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 D.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美学思想新潮流为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提供了理论论证。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白居易认为没有政教美刺寄托的诗歌都是脱离社会生活的诗歌。 B.白居易认为唐代李白、杜甫的许多诗和梁、陈的诗一样,嘲风雪、弄花草,所以被他砍得所剩无几。 C.白居易对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诗歌理论尤其是梁、陈的诗歌理论持否定的态度。 D.“诗言志”的诗歌本质决定了诗歌必然能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上下交和、内外胥悦的社会效果。 清·魏禧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尝与过宋将军 过:访问 B.引之长丈许 引:拉开 C.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 寝:丑陋 D.方期我决斗某所 期:期待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 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 B.人以其雄健 不赂者以赂者丧 C.众贼环而进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扣其乡及姓字 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6.下列对《大铁椎传》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 A.文章开头介绍宋将军的“工技击”和“雄健”,就是为了衬托大铁椎的勇武。 B.文中通过描写大铁椎的食量、容貌、言谈之“异”,表现大铁椎身怀绝技,轻捷善战的个性特征,使人物具有传奇色彩。 C.文中三次写到“吾去矣”,语气坚决,感情沉郁,都表达了大铁椎频频失望于现实而又执著于理想追求的复杂情感。 D.尽管大铁椎得出宋将军“不足用”的结论,但仍有“久居,祸且及汝”之虑,他行事敢作敢当的大丈夫气概令人肃然起敬。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 (2)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归嵩山作 王 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文档评论(0)

anmuj520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