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中的歇后语在英语中根本没有这种形式,翻译时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依据歇后语前后两部分的词序直接翻译出来以保留原文的风格,或者将后一部分译出,前一部分的比喻省去不译,如“竹蓝打水一场空”(all is lost)。 6汉语习语英译处理的方法:直译加注法 有些典故中含有中国的历史故事,外国没有相对的成语相对应,如果直译就会使外国人不知所云,因此要加注。这样做不仅介绍了中国习语的特色,还照顾到比喻、形象、风格等各方面。 如“东施效颦” (Dong 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eye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 Shi only make herself uglier—blindly copying others and making oneself look foolish), 朝秦暮楚 (Serve the State of Qin in the morning and the State of Chu in the evening----play fast and loose),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Like the fish rising to Jiang Tai Gongs hookless and baitless line——willingly fall into the snare)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Like the way the Eight Fairies crossed the sea each displaying his own talent-The eight immortals of taoism in Chinese folklore) THANK YOU ! 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谗猫”来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如“old cat”(脾气坏的老太婆)。另外,“龙”对中国人来说是神圣、吉祥、权利的象征,中国人很喜欢龙。而龙在西方国家是一种邪恶的东西,人们不喜欢龙,认为它会给人带来厄运。 历史典故 中英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皆来源于此。汉语中的习语主要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中国经传典籍(如《史记》《论语》《左传》等)、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破釜沉舟”源自《史记·项羽本纪》,“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等源于寓言故事,“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出自神话传说。这些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的习语很难在英语中找到与之对等的。 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cross the Rubicon”(孤注一掷)源于罗马历史故事,“castle in the air”(空中楼阁)源于神话传说,“hang by a thread”(千钧一发)则源于希腊故事,“cat’s paw” (比喻被人当作工具使用的人或受人愚弄的人)源于《伊索寓言》,“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the salt of the earth ”(社会中坚;民族精华;优秀份子 )均源于《圣经·新约》。 习语的英译汉 王蕾 刘胜男 习语如同诗歌一样是语言的精华。英语习语是英语国家人们通过对生活的提炼而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英语习语都处于广袤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因此,对英语习语的理解,不能仅仅将构成习语的词汇之间的意义相加, 应更多注意英语习语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色彩。如是否有其典故,出自哪种文化背景下。同样在翻译时,光寻求对等的表现形式是不够的。译者还必须较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习语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使译文讽喻得当,宜于说理,又不失原来习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要创造转换文化的手段,以加深读者对异族文化的了解。 习语的英译汉 1.翻译要求 2.翻译方法 3.注意事项 4.练习 一、翻译要求 1.易其形式存其精神 2. 传递信息近似对等 3. 传播文化转换思维 1. 易其形式存其精神 翻译英语习语时,有时我们发现有些英语习语在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方面和其相对的汉语习语之间存在着某些差异,所比喻的事物并不一样,但它们的喻义却相互吻合,而且表达方式也很相似。于是,翻译这些英语习语时,就要易其形式,存其精神。这样可使译文既喻义明显,又可再现原文所具有的语言效果,容易达意。如: (1) No smoke w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