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国内SA8000研究综述在西方,一场以“劳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方兴未艾。企业、政府、学界和社会都很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行。2001年12月由美国民间组织社会责任国际(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简称SAI)发表了自我标版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修订版SA8000:2001,其内容包括童工、强迫性劳动、健康与安全、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戒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管理系统等九项。SA8000推出后对我国经济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总体而言,学界对SA8000的研究包括SA8000产生的背景和性质、SA8000对我国的影响、我国的对策以及对SA8000的规范性评判等几个方面。
SA8000的产生背景和性质
SA8000产生的背景
SA8000的产生是国际市场上竞争格局失衡的产物。虽然道德规范和国际贸易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冷战结束后,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起飞导致发达国家在传统产品的国际市场上失去优势,在诸多领域,新兴工业化国家已成为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为遏制发展中国家提高竞争力的手段和途径,某些发达国家便寻求构筑起种种非关税的贸易壁垒。在国际商品市场上,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国将其大量廉价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冲击发达国家国内市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欧等发达国家把劳工标准同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的普遍优惠制度挂钩。在政府的首肯和支持下,SA8000有由民间壁垒走向政府壁垒的趋势(黎友焕,200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跟国际社会的分工合作越来越紧密。梁桂全(2004)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中国的实施,是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的直接影响和中国入世的直接结果。从全球范围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是由两种社会力量推动的。一种力量是反对资本全球化的劳工运动。劳资冲突的加剧和劳工地位的下降,使得劳工组织要求在企业推行和实施国际劳工标准以保护劳工的权利。一种社会力量是“劳工贸易壁垒”SA8000的推行。发展中国家廉价的产品构成了对发达国家市场和就业的冲击。欧美发达国家企图通过社会条款与国际贸易挂钩,以削弱发展中国家的相对优势,实行贸易保护和非关税壁垒。
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文化的重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所谓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A8000的推行是全球文化、价值观念的一次碰撞。田丰(2004)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的核心,引导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价值取向。全球性的愈演愈烈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就是促使企业在享受社会赋予的自由及机会的同时,借助符合伦理、道德的行动回报社会。全球性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同企业文化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SA8000的性质
关于SA8000的性质,多数学者都认为其具有某种贸易壁垒的特性,有的称之为“蓝色壁垒”。蓝色壁垒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有关的贸易保护措施是对劳动保障、劳动者待遇劳工权利、劳动标准等方面规定的总称,它和政治权利相辅相成。SA8000 是标准蓝色壁垒的核心(张太海,2007)。
叶祥松(2004)认为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和贸易壁垒形式的不断翻新,作为旨在关注劳工身心健康和劳工权益的SA8000,它不仅迎合了发达国家借口保护人权和环境,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业、抑制发展中国家竞争优势的目的,而且也满足了公众和消费者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好奇心,因此,SA8000这种新的贸易壁垒形式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使其在推行的过程中出奇地顺利。
黎友焕(2004a)认为SA8000作为一个认证体系明确了社会责任规范,也提出了相应的管理体系要求。将社会责任和管理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组织尤其是企业的道德行为,有助于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工权益。虽然SA8000的宗旨是好的,但是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被削减的今天非常容易被贸易保护主义者所利用,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工具。喻卫斌(2005)也认为,因为SA8000实际上的强制性认证,使这个“工作场所的行为标准”演变成了国际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挂钩”之争的延续,把本来属于解决生产链与供应链内部的劳资问题,提升到国家层面的贸易关系问题。随之而来,一个原本自愿选择的企业标准,变成了一个带有强制性的国际贸易标准。
虽然多数学者认为SA8000具有贸易壁垒的特征,但是也有持相反意见的,SA8000不具备贸易壁垒的特征:从产生过程看SA8000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多种社会责任标准的一致性问题,而不是为了削弱发展中国家产品的竞争力,社会责任运动的根本基础是公众,而公众不会是贸易壁垒的始作俑者;从标准内容看SA8000具有普遍性与灵活性;从标准的性质看SA8000是由非官方制定的标准,不属于国家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团队建设能力试题及答3案.doc
- 团队执行力心尾得体会一.doc
- 团队执行力总结取报告.doc
- 团队执行n力的有效提升.doc
- 团队执行力调心得体会.doc
- 团队拓展培训游个戏之七巧板.doc
- 团队游g戏 3.doc
- 团队游戏及总调结.doc
- 团队的成薪酬机制反思.doc
- 团队社会实返践方案.doc
- 第一创业首次覆盖报告:固收特色筑底,双轮驱动启航.docx
- 半导体先进封装行业深度研究报告:AI算力需求激增,先进封装产业加速成长.docx
-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投资价值分析:代表创新型中小企业排头兵的优质成长指数.docx
- 2024年中国文化影响力投资白皮书-2025-106页.pdf
- 2025新时代央国企青年人才的选拔培养与发展报告-智联测评研究院-2025-60页.pdf
- 软件主导的汽车革命:中国市场描绘的SDV未来图景-ABeam-2025.8-34页.pdf
- 2025年中国最佳品牌排行榜-Interbrand-2025-39页.pdf
- 华鲁恒升二季度业绩环比提升,新项目投产贡献增量.docx
- 策略点评:本轮行情来慢牛特征显著,近期波动或增加.docx
- 和铂医药-B(02142.HK)全球稀缺抗体平台,In+China+for+global的BD领军者-250826-东吴证券-27页.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