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西语言词汇系统差异的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语言词汇系统差异的研究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本论文就中西语言词汇系统的差异在汉英颜色词差异和汉英数词差异方面做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中西语言 词汇系统 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最能体现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以下将汉英词汇内颇具代表性的颜色词、动物词汇和数词加以比较,并探究其文化根源。[1]   一、汉英颜色词差异   颜色词的基本意义来自于自然界的色彩对视神经的刺激作用和人类感知色彩的生理、心理机制,因而各语言的基本颜色范畴具有普遍性。颜色词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态的符号,是没有什么情感可言的。但是,在人们通过主观世界来感知各种色彩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感受,从而赋予颜色词丰富多彩的联想意义和社会价值。   汉语中的“红”和英语中的“red”都指火焰的颜色,而它们的联想意义却大相径庭。汉语中的红色能激发喜庆吉祥、顺利成功的联想,红色是中国传统婚礼的颜色,春节时也要挂红灯、贴红对联。而英语中的“red”则有危险―“red alert”,流血―“red battle”,暴力一“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等负面联想意义。[2]   白色是中华民族传统葬礼的颜色,因而带有死亡的引申意义,“白事”是丧事的代称。革命战争时期白色又被赋予了反动、腐朽的政治色彩,“白色恐怖”、“白匪军”等表达应运而生。英语国家的白色(white)则是天真、纯洁、善良的象征,这体现在婚礼中新娘的服饰上,还体现在如下表达上面:“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a very white man”(忠实可靠的人),还有童话中Snow―white(白雪公主)的经典形象。同一种颜色在不同的民族头脑中可能引起不同的联想,这是由不同的社会制度、生活力式、道德观念、种族、文化生活、传统习惯以及生活经历所造成的。[3]   二 、汉英数词差异的分析   数字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数词也是每个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数词不光表达准确的数量概念,还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这两个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习俗和思维方式,数字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   1.数字禁忌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各自不同的数字禁忌。汉语中的“四”字到了近代,由于发音与“死”相类似,便成了人们非常忌讳的数字,尤其表现在门牌号、车牌号、电话号码上面,人们对这一数字避之唯恐不及,尤其是类似“914”、“514”、“174”等数字组合被认为是非常不吉利的。英语中主要的禁忌数字是“thirteen”,人们对十三的恶感来自于《圣经》中的记载。罗马教廷为了抓住耶稣而悬赏,而耶稣的门徒犹大因为贪图钱财而向罗马教廷出卖他。犹大是最后的晚餐中的第十三个人。因此,西方人很忌讳十三,因为他们觉得十三意味着背叛。[4]   2.数宁偏爱   英汉两个民族也会由于种种原因而对某些数字喜爱有加。汉文化自古有喜欢双数胜过单数的传统,有“好事成双”的说法。人们在选择结婚日期的时候都会选择双数的日子,节日馈赠礼品要送双数,宴席上的菜要上双数。这种喜好大概要源自于汉民族“对称”、“均衡”美感的追求,体现在语言上有春节时的对联,修辞中的对偶和古诗中的对仗。工整而严格的对仗要求,出句和对句的平儿是相对应的,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字不相同。例如,庸代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平仄相对。偶数中要属“八”最受青睐。对“八”的喜爱则主要来自于“发”的谐音,“八”就承载了“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中国首都北京承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选在2008年8月8日晚8点8分开幕。“十”在汉语中则出为带布圆满、“十全十美”的意思而颇受垂青。[5]   英语文化中受人青睐的数字则是单数(13例外)。“三”是―个颇受欢迎的数字,因为有一句谚语说道,“All good things go by threes (好事成三)。因为《旧约?创世纪》中记载上帝用七天创造了世间万物,“七”也成为英语文化中招人喜欢的数字,英语中有“seven champions”(基督教的七个守护神),“in one’s seventh heaven”(在极乐世界)。   3.语义模糊性   更多的时候,英汉两种语音中的数字语用都带有模糊性。汉语中常用相邻的两个数表达模糊的数量概念,如“一差二错”、“三言两语”、“七嘴八舌”、“乱七八糟”。另一个这种表达的典型例子是数字诗:“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数字“三”、 “六”、“九”又表达多的模糊语义,如“三六九等”、“三茶六饭”、“一言九鼎”、“九牛一毛”。   英语中类似用数字表达模糊概念的习语也很常见。表示多的数量概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