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之父死后.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案 例 一 原告李某之父死后,李某将其父遗体送到安阳市殡仪馆,办完手续后,商定于1993年12月20日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后火化。但殡仪馆因工作失误,提前将李父遗体火化。为怕原告方知道,殡仪馆遂用另一具遗体冒充。12月20日,李家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有270余人参加。仪式进行中,有人发现玻璃棺内的遗体不是原告之父,死者子女上前辨认后,确认系他人。顿时,悼唁大厅内一片混乱。原告及其亲属精神上受到极大伤害。原告起诉要求赔偿损失,赔礼道歉。 问:本案是什么性质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案 例 二 1988年3月,湖北宜昌市西关生产队和南关生产队为耕作方便互换了30亩耕地,其中西关土地上栽有20棵苹果树,双方互换时对树苗的归属未商议。到1993年,因这20棵苹果树已长大结果,西关队就以当时并未将苹果树换给南关所有。要求确认苹果树归西关所有,南关不同意,双方为此发生争议,诉至法院。 问:苹果树的所有权应归谁?为什么? 案 例 三 1997年3月20日,农民张某与某肉联厂口头商定:由肉联厂将其两头黄牛宰杀,宰杀后按净得牛肉以每斤2元2角的价格进行结算,由肉联厂收购;牛头、牛皮、牛内脏归肉联厂,再由张某给付宰杀费7元,结算在5月1日进行。在宰杀过程中,肉联厂屠宰工人王某在一头牛的下水中发现牛黄70克,告知厂长。厂长决定将这些牛黄出售,得款2100元。张某于5月1日去肉联厂结算款项时,听到工人们议论此事,去厂长那儿证实后说,早知道牛下水中有牛黄,下水就不给你们了。但之后张某并未问过此事,直到1999年4月20日,张去肉联厂要2100元牛黄款被拒绝后,即向法院起诉。 问题:牛黄应归谁所有? 案 例 四 甲将自己保存多年的一幅唐伯虎名画签订合同卖给乙,由于乙当时只有价款的一半5万元,约定2天后支付剩余5万元价款并取走名画。 当天下午,某丙了解后欲以20万元购买。甲遂与某丙订立合同,某并当场支付20万元,并取走了名画。 甲第三天要乙交付名画,乙愿意退回5万元,并适当给甲1万元补偿,甲不同意,坚决要求乙交付标的物——名画。诉至法院。 问题:法院应如何处理? 案 例 五 1993年6月26日,A省某铝型材厂从某储蓄所购买了100张面额100元的定期定额有奖储存单,存单背面标明中奖率为100%。1993年7月10日进行公开摇奖并在报纸上公布了的中奖号码,并规定从1993年7月日15至10月15日为兑奖期限,逾期不兑视为弃权。该厂始终未去兑奖,在兑奖的最后一日,该厂将有奖储蓄存单发给本厂职工以代替欠发的工人工资。该厂职工王某领到奖券后,经核对,该奖券的号码为003172号,是一等奖,奖金是一万元。王某即持该奖券领取了奖金。该厂得知情况后,认为此奖金应归厂方所有,没有及时兑奖,是厂方主管人员疏忽大意,未了解中奖情况所致,王某应将1万元奖金交回厂里,由厂里按幸运奖赠与王某1888元。因王某拒绝而发生纠纷。该厂诉于A省B市的基层人民法院,请求判令王某返还奖金1万元。 问题:王某是否应返还一万元奖金? 案 例 六 宫某一日上街,正遇民政局为残疾人基金会出售兑奖券。宫某拿出20元钱递给民政局人员,并按规定挑选了4张奖券。此时,民政局人员认为20元钱中有1张10元的人民币是假钞,就拿去鉴定。宫某在此期间撕开兑奖券,在场的其他民政局人员没有制止,结果其中一张兑奖券中奖4万元。民政局以宫某购买兑奖券的钱是假钞为由拒付。宫某主张中奖的这一张兑奖券是用20元中的真钞10元所购买,且自己不知道另10元是假钞,也没有故意使用假钞购买兑奖券。双方发生争执,宫某起诉到法院,要求民政局支付4万元奖金。 问题:1、本案有几个法律关系? 2、这4万元奖金应当如何处理? 案 例 七 ????云南省昆明市民范江现年27岁,1994年7月进入云南省邮政储汇局南屏街储蓄所工作,直至2000年12月。2001年1月7日至7月,他被调到昆明市盘龙区邮政局正义路支局邮政储蓄所任营业员。 ????范江和母亲赵淑华相依为命,家中并无第三人,他的收入平时也都是交给母亲保管。老人怕儿子乱花钱,在经济上对他管制得要相对多一点。自从范江到正义路支局邮政储蓄所任营业员后,由于单位经济效益不好,他们有揽储的任务。为了儿子完成任务,范江的母亲便将攒起来的钱交给儿子,让他存在正义路支局邮政储蓄所里,如果要用钱,母亲便填一张取款单,让儿子取回来。 ????1998年7月至2001年7月期间,范江先后在自己所在的储蓄所代母亲赵淑华办理了16笔定期储蓄存款,金额共为14.7万元。手续办完后,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