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嘉祥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人民版.docVIP

济宁市嘉祥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人民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嘉祥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 )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2.考古学家在对我国某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以下两件农具(注:翻车和曲辕犁),经技术测定,这两件农具均为同一时期遗存下来的物品。据此确定该遗址最早是(  ) A.西周 B.三国 C.唐朝 D.北宋 3.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佛教的广泛传播 4.下列不属于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的是(  )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D.国家土地所有制 5.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6.按照惯例,官窑烧制的瓷器底部一般都要有当朝皇帝的年号。康熙帝在位时,宫中太监在他面前不慎将一印有“康熙年制”的瓷瓶打碎,康熙非常恐慌,于是下诏此后官窑烧制的陶瓷均用“成化年制”字样。这一事件主要说明:( ) A.瓷器是清朝统治的象征 B.官窑烧制的瓷器质量下降 C.康熙帝希望清朝长治久安 D.迷信思想严重影响人们生活 7.明政府在《大明律》中规定:“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现有者限以三月销尽。”该政策:( ) A.阻碍了明朝自然经济的发展 B.是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 C.绝对禁止任何人进行海外经商活动 D.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8.300多年前,康熙对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感兴趣。这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 A.导致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导致农业经济进一步强化 C.导致中国脱离于世界发展潮流 D.导致清政府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 9.宋史专家邓广铭认为:“宋代物质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 ①工商业市镇在全国大量出现 ②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③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了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0.据《唐两京城坊者》记载,洛阳南市“东西南北居二坊之地,其内一百二十坊,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长安崇仁坊“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从材料可知,唐朝时期:( ) 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商业活动有严格的地点限制 ③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④政府重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清末以来中国商店的门前往往有下面这副对联:“经营不让陶朱(注:春秋时期大商人)富,货殖何妨子贡贤。”这说明当时社会:( ) A.崇尚“富而好礼” B.士商地位完全平等 C.鄙视“货殖功利” D.重农抑商观念被废弃 12.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得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麻的种植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13.从经济文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14.唐诗有云,“四邻多是老农家,百树鸡桑半顷麻”“酒姥溪头桑袅袅”“春巷摘桑喧姹女。”这些诗句反映了:( ) A.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集贸市场的繁荣 B.经济作物的商品化种植 C.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农业精耕细作的水平 D.男耕女织是小农经济的显著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