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3全册同步检测1-1.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国家政权 【解析】 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时代,各国统治者为了在争霸战争中求得生存,纷纷开展变法运动。新兴知识分子(士人阶层)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成为推动各国变法的中坚力量。 【答案】 C 2.(2011·河南豫南九校联考)“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请根据所节录文献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解析】 题干材料意思是对兔子的“逐”和“不敢取”,取决于兔子名分是否“定”,喻指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连年混战,只有实行中央集权,国家统一,才能解决诸侯纷争。该思想应属于法家思想。 【答案】 D 3.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 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没有融合 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是泛指,并不是指一百家,所以①错误。诸子百家之间既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所以③错误。 【答案】 C 4.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实质上反映了(  ) A.统治阶级的利益 B.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 C.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 D.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解析】 在社会大变革中,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集团受到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产生了不同的思想主张,对时代变革有了不同的看法,这就形成了诸子百家。故选B项。 【答案】 B 5.(2011·济宁模拟)2011年2月2日晚央视兔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山和孔子学院5位学员表演相声《四海之内皆兄弟》。该相声所蕴涵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仁”“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故选C项。 【答案】 C 6.(2011·临沂高二检测)温家宝总理曾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此语体现了“民至上”的思想。古代先哲中首次明确提出类似思想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温家宝总理的话表明“民安”高于“领导安”,而战国时期的孟子明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选项中的其他三位都没有明确提出类似主张。 【答案】 B 7.(2011·厦门高二检测)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 A.礼治 B.仁爱 C.仁政 D.兼爱 【解析】 材料意思是统治者应先对鳏、寡、独、孤四种人施行仁政,这符合孟子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 【答案】 C 8.(2011·银川模拟)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观点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商鞅 【解析】 这句话选自《荀子·性恶》。荀子认为,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人不会是善的。“伪”就是人为的意思。故选C项。 【答案】 C 9.图是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的会徽和吉祥物图案,它们传递出丰富的和谐主题。下列思想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仁者爱人 B.人之性恶 C.人性本善 D.以人为本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人之性恶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答案】 B 10.某同学为了记忆方便,称我国古代历史上某位著名思想家在思想上“矛盾”,在政治上“无为”。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老子 【解析】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矛盾”和“无为”。老子的思想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老子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故选D项。 【答案】 D 11.(2011·广州高二检测)“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主要反映了法家(  ) A.主张重赏 B.主张以德服人 C.主张“法治” D.主张选用贤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把握材料大意是解题关键。材料

文档评论(0)

sijiaoziffj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