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一、放大镜(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1、放大镜具有 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 。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 功能。 3、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所以放大镜也叫 。 4、放大镜的构造: 镜架、镜片 。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 镜片的直径 没有关系,和 有关。放大镜的 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由此推断 球形的透明物 放大倍数最大。 6、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 发明了眼镜。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使用 放大镜 能够观察到许多用 观察不到的 。如通过 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 ;蟋蟀的耳朵在 ;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 。 2、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们的 “鼻子” ,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 1、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 的 物质 叫做 。 2、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 等 3.玻璃不是晶体。 四、怎样放得更大 1、两个 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 图像放得更大 。 2、荷兰生物学家 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 ,发现了 3、 显微镜 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 微观世界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 微小世界 的重要观察工具。 五、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1、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 2、细胞的形态是 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 不同的功能 。 六、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1、 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 细胞结构 ,而 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 世界, 2、洋葱表皮是由 构成的。 生物 都是由 组成的。 3、英国科学家 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 结构。 4、生物细胞的 形态 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生物 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 不同器官 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5、一切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 是生物最基本的 结构单位 ,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功能单位 。 6、 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七、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1、用 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 。 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 ,如 等。 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 构造和功能 ,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4、 微生物 具有 生物 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5、我们可以用 来培养微生物。 八、微小世界和我们 1、人类( )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肉眼( 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 ) 放大镜( 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 光学显微镜( 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 电子显微镜( 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 3、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一、我们身边的物质 1、世界是 构成的,物质是 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 和 ,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 。 3、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 变化 。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

文档评论(0)

有一二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