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90年代散文.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90年代散文 一、90年代“散文热”的原因 1、在文学由中心到边缘的位移中,散文在边缘处的定位,保证了散文这一文体的从容发展。 2、转型期知识分子精神与立场的分流,使散文成为知识分子精神与情感的存在方式。 3市场经济不仅使散文的创作与出版带有商业性,而且使部分散文成为消费品。 4、传播媒介的发展为散文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 二、90年代“散文热”的表现: 1、旧作重刊,各类散文书系、类编、选本层出不穷。 2、散文刊物增多,“晚报”、“周末”类报纸几乎都辟有随笔、小品专栏。 3、染指散文者众,名家、非名家的散文集(或随笔、小品)成为畅销书。 4、读者对散文的高消费。 三、90年代散文创作的类型: (一)学者散文 主要由学者创作的且以才学、理趣等学术文化内涵表现见长的散文,题材主要分言情、述学、记人和叙事等几类,主要表现学者对人类文化、价值观念的思辩。文体风格含蓄节制、具有深刻的思想力度和凝重的批判色彩,主要作家有张中行、金克木、季羡林,代表作品有张中行的《临渊不羡鱼》、金克木《反思和沉思》。 张中行:3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80年代初期陆续写下一批忆旧随笔。 主要是30年代前期以北大为中心的旧人旧事,定名为《负喧琐话》、《负喧续话》、《负喧三话》以及《流年碎影》出版。 写作风格:以“诗”与“史”的笔法,传达一种闲散而又温暖的情趣。 《负喧琐话》被人称为“现代的《世说新语》 (二)文化散文: 主要以中国的历史文化现象为描写对象,借此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关怀的一类散文。 地域文化散文:汪曾祺、贾平凹的乡土风情散文 遗址文化散文:王英琦《不该遗弃的废墟》、马丽华的西藏系列、周涛的新疆边塞系列 “大散文”概念的提出: “大散文”概念是1991年《美文》杂志创刊时,由主编贾平凹首次提出,他还将“倡导和实践大散文”作为《美文》杂志的宗旨。这类散文多以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和对人类生命本体意义的求索为主要内容,以文化氛围的宏大和思想的恣肆为特征,创作上呈现博大、深邃、沉雄、阳刚气概。因而评论界也因其不同侧重而以“学者散文”、“文化散文”来命名。 (三)女性散文:表现女性情感世界为主要内容,代表作家有王英琦、唐敏、斯妤等。 小女人散文:在在市场消费的影响下,女作家散文创作在情感表达、题材选择以及作品风格上都有被简化和同一化的倾向,也出现了由出版商和杂志共同操作推出的“小女人散文”。如广东的《都市女性随笔》、《夕阳下的小女人》,以寻常百姓、生活大观、都市风景、缤纷校园、文化茶座之类的内容入题,往往是信手拈来,轻松自由。但也体现题材偏小、情感偏柔、表达偏浮、语言偏俗的弱点。 四、余秋雨的文化散文 (一)余秋雨文化散文文化追寻的几个精神向度(内容) 1:是追索一种文化生成的奥秘。 2:感叹文化的兴衰 3:是对文化缔造者的由衷礼赞 4:是对一种文化人的命运的深切关注。 5:是发掘一城一地的文化蕴涵。 (二)余秋雨文化散文的创作追求(特点) 1:重文化的感悟而不重过程和细节的描叙。 2:重文化的联想而不重事实的考据。 3:重理性的阐发而不重资料的引证。 (三)余秋雨文化散文创作局限 1:情感基调的单一 2:文化大师的身份认同 3:余的散文作为”一种“行者散文”,难以规避散漫随意,缺乏剪裁的局限。 * *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