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多嘹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客家山歌多嘹亮 ----龙南县申报“江西省客家山歌之乡”视频资料 地处江西最南端、赣粤边际的客家山乡----龙南,自南唐保大建县以来,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龙南,辖17个乡、镇、场、管委会,105个行政村,总面积1640平方公里,总人口31万。105国道、京九铁路、赣粤高速,还有在建的大广高速,几条交通大动脉穿境而过,使龙南成为江西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这里,古老神奇、山青水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连山、玉石仙岩、南武当山、千年古树群、龙头滩瀑布等,众多生态自然旅游资源赋予了龙南灵气与润泽。 这里,人杰地灵、商贾云集:自古以来,宋代进士唐国忠、北宋三品龙图阁学士钟柚、元代学者钟柔、清嘉庆道光年间翰林庶士徐思庄等文人贤士层出不穷,自宋清有22人中进士,86人中举人,384人为贡生。客家龙南人还依靠勤劳和智慧开垦蛮荒之地,吸引商贾云集,成为重要商贸中心。 这里,民俗浓厚、文化繁荣:376座客家围屋如璀璨珍珠散落在龙南乡村,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客家建筑、山歌、服饰、民俗、饮食等让龙南别具一番风情。 其中,客家山歌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式之一。 在艰辛的南迁之路和开垦劳动中,龙南客家先民们坚韧顽强,乐观向上,他们用唱山歌的方式缓解劳累、驱除恐惧、抒发感情。热爱生活的客家先民们在山间、在田野、在树林,无论男女老少几乎无处不歌、无事不歌,传唱了千年,传唱了世世代代。 客家山歌起源于中原古代民歌,由中原汉民南迁时带到客居之地与当地土著民歌音乐融合而成,被称为“具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而龙南客家山歌则独树一帜。它音调高亢,感情奔放,即兴演唱,成为客家山乡一支优秀的“艺术奇葩”。 龙南客家山歌歌词淳朴、自然,大都为四句七言体,乡土气息格外浓厚;它因结构短小、韵味和谐、朗朗上口而广泛流传;它形式多样,分歌体歌、情歌、生活歌、仪式歌、劝谕歌、儿歌、杂体歌等;它常常运用赋比兴和双关、重叠、比喻、想象、夸张、拟人、象征、铺陈等修辞手法,使其表现技巧灵活,内涵丰厚,韵味十足。 在精彩纷呈的龙南客家山歌当中,杨村过山溜是杰出代表,同时也是客家高腔山歌的代表。 历史上,龙南是客家高腔山歌的“摇篮”,杨村、武当、夹湖、九连山、安基山一带,处处能听到乡土气息浓郁的高腔山歌,其中毗邻广东地区的杨村镇尤为明显。 据史料记载:明朝时期,由于政府奖励开荒,龙南县杨村镇一带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广,粮食日益富足,于是诸多杨村客家人挑着多余的粮食到广东去卖,再换回食盐和杂物。途中,客家人要翻山越岭,要穿越大片茂密的原始森林,而那里人烟稀少,又常有老虎等猛兽出没。为了壮胆,威吓老虎,客家人进山过坳时便高唱山歌,歌声穿越山谷和森林,使老虎听后不敢作威,早点让路。 这种山歌高亢悠远,粗犷激越,久久回旋在山谷之间,不绝于耳,由此被称为“过山溜”。杨村过山溜自明朝产生以来,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同一时期还出现了以《放排郎》、《两人情义久久长》、《皆因冇妹辘轳飚》为代表的客家平腔山歌。 杨村过山溜的歌词都是规整的四句式,每句七个字,具有歌头、歌腹和歌尾等完整的结构。过山溜既有开头时高腔的“引子”,又有结尾时拖腔的“号子”,无不衬托出高腔之“溜”。杨村过山溜的演唱风格和唱腔艺术非常独特,真实记录了客家龙南的民风民俗、思想感情、审美意识、劳动生活、历史变革等,其历史、人文、艺术价值弥足珍贵。 由古至今,龙南客家山歌经久不衰。土地革命时期,龙南以《夜子再长会天光》为代表的红色客家山歌红极一时。 一直以来,龙南高度重视对客家山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上世纪70年代末期,政府组织了对龙南客家山歌的采集和整理工作。 2008年,龙南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客家龙南”、建设“客家名城”的思路,开展了一系列涵盖客家山歌等内容的“客家文化年”活动。 2009年,客家高腔山歌被列为赣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龙南客家山歌列为龙南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6月,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提出了建设“文化旅游大县”的目标,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龙南客家山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的决策。 为了不让客家山歌被岁月风尘所埋没,发扬光大这项传统文化艺术,近些年来,龙南县委、县政府多力并举,使客家山歌走出深山,闪亮登场。 强化设施,构建阵地。龙南专门下发文件,对保护、传承、发展龙南客家山歌作出了全面部署。创建乡镇文化站17个,每个社区建立文化活动室,为客家山歌事业搭建平台和载体。并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把“客家山歌之乡”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 强化培训,培育队伍。龙南依托职业歌手,采取以师带徒、创办山歌传习所等方法,培养山歌新人。同时,从娃娃抓起,开展了“山歌进校园活动”,把山歌演唱融入日常教学和学生德育、美育之中,部分学校还组织了客家山歌业余队伍,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欣赏和学唱客

文档评论(0)

zhuoy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