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溶洞中发现中国历史.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溶洞中发现中国历史   人们常按照『人文』或『自然』的属性划分景观的类别:巍峨殿堂、荒山石窟,虽然谈不上自然风景秀美,但胜在由漫长时间凝结而成的人文底蕴;相反,高山流水、奇峰险滩,则以几乎能让时间停滞的永恒美感吸引我们前往。而在陇南,我们却发现自己很难进行这样的区分――自然和历史、从属于时间者和超越于时间者,在这里总是相携嬉戏,我们常以为自己迎来的是一方,可转头才发现,另一方也早就在它身旁等待我们了。不独如此,我们还曾在看似与历史最无关联的地方,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获知了全新的历史观念。破解整部中国历史之谜的钥匙,原来只藏在中国腹地的一方山水中。 白马人   和他们的奇石   在这幅桌面大小的石雕上,战云密布、旌旗招展,两方人马正激烈鏖战着。防守的一方据有城池之坚,将士的身形只是微微探出箭楼,神情中却掩饰不住他们的讶异――显然,来犯的是一群他们未曾料想的敌人。而进攻的一方则气势嚣张,挺枪跃马,耀武扬威。石雕的刻工虽然略显拙朴,倒也气韵生动,画面里充满了来自古代战场的对峙和张力。攻城队伍中,领头一人的骏马已然跃起,简直眼看就要跨上那坚厚的城墙了。   石雕是陇南文县白马藏族村寨的民俗陈列品,制作年代相当久远,恐已无从查考。在这幢原木与青砖建起的二层小楼中,类似的文物还有不少;但我们的朋友,文县文化馆的罗愚频馆长,凝视这幅石雕良久,却有了全新的发现:“这画面讲的是白马藏族的先民们与汉族官兵交战的事。我以前还拍过这个石雕的照片,这次才看出来其中的故事!”罗馆长边说边指,向我们讲解石雕人物服饰上的若干特点。原来那支彪悍勇猛的攻城部队就是古书中记载的“白马氐人”,而他们几百年后的子孙,则是今天村寨中热情好客的白马人。   陇南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自古是多民族聚居的战略要地;文县又在陇南南陲,有着我国西北罕见的亚热带气候环境,山川灵秀,草木葱茏。时值暮春,我们走在白马人的村寨里,不断映入眼帘的是乡间古朴的风雨廊桥、小河边支呀作响的水车;若不是身边总有身穿鲜艳民族服饰的村民经过,我们简直会产生身在江南水乡的幻觉了。   这里的白马人是古代氐人的一支,他们曾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活跃的民族力量。时至今日,白马人退居深山,可仍保留了鲜明的族群特征:虽没有文字,但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身穿五彩斑斓的镶花袍裙,头上大多戴着名叫“沙嘎帽”的羊毛毡帽,帽上还一定要插一支白色羽毛。当地朋友告诉我们,这根雪白的雄鸡羽毛就是白马人的标志,其来历与这个族群勇猛好战的天性有关:相传在古时,白马人曾与敌军鏖战多日,一夜众人疲惫不堪,都已回寨入睡,敌人却趁机前来偷袭;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村寨中的一只白公鸡猛然跃起高鸣,惊醒了沉睡的战士,让族群免遭敌人的血洗。为纪念此事,白马人将白色雄鸡的尾羽当成了整个族群的标志。在村寨里,我们不仅看到沙嘎帽上飘扬着白羽毛,就连有些风雨廊桥的桥头上也有白色羽毛的塑像标记。   白马人性格朴实豪爽,人人能歌善舞。每到农历正月,他们会迎来本族群最盛大的节庆。从正月十三到十六,白马人会穿上羊皮衣,戴上木雕面具,跳起热烈而神秘的“池哥昼”舞。跳舞队伍每到一家,大家都会畅饮美酒,然后围篝火起舞。白马人相信,舞跳好了,一年里就能风调雨顺,妖魔无扰;所以这一场舞要翻越5个山头,跳进白马人的每家每户。2007年,“池哥昼”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不管多高的山上,都会住着白马人”,陇南朋友向我们这样介绍;确实,陇南山大沟深,而恰恰是得天独厚的环境让这悍勇赤诚的族群文化能够保存下来,几千年来一直传承不绝。接待我们的村委会吝主任五十多岁年纪,会讲汉语、藏语和白马人的语言;在他带领之下,我们攀过几段崎岖的山路,寻访了一处深藏山中的云瀑寺,畅饮了寺中的甘泉(据说是当地最有灵验疗效的神水)。我们发现寺中的木牌上录有历代主持的姓名,从有记载以来,每位主持都是吝主任的本家。看着吝主任远远超过我们这些年轻人的矫健步伐,我们还真有几分相信这“神水”的功效了。   而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白马人、乃至上古以来一直活跃在陇南地区的氐、羌等民族的命运也绝非一帆风顺。罗愚频馆长用文县的地名给我们举了例子:这里古称阴平,南北朝时,清水氐族杨氏家族曾在此创建阴平国,历时101年后被北周所灭。此后吐蕃、蒙元等政权又先后占领过此地,千百年来战乱不息、人丁日减,地名也从起先的“阴平郡”、“文州”,最终降为“文县”。经历过国、州、郡、县的演变,这里的文化地层中究竟蕴含了多少隐秘的烙印和痕迹?这是今天的我们很难在一时穷尽的。   罗馆长一路引领我们参观了县内的多处古迹。来到汉坪嘴水库附近峡谷边的阴平栈道遗址,他一边指点我们仔细观看留在峡谷绝壁上的栈孔,一边向我们讲解三国旧事。罗馆长说,《三国志》中提到阴平(今文县)的记载有二十多条,多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