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花 牡丹与梅花,都有着身为国花的光荣历史。民国政府便曾宣布梅花为国花。而牡丹自唐朝便为国人喜爱,更是在很长时间内享有国花之誉。 国花史话 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开始栽培牡丹,唐代牡丹更是被誉为万花之王。到了清朝,慈禧“垂帘听政”时将牡丹正式定为国花,并于颐和园修筑国花台。1915年版《辞海》载:“我国向以牡丹为国花”。 1929年前后,国民政府内政部与教育部联合通令全国,宣告以梅花为国花。 l981年秋冬之际,—些著名的植物学家大力支持,倡议全国开展国花问题的讨论。l982年《植物杂志》受中国植物学会的委托开展了评选我国国花的讨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相继作了宣传介绍,从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20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曾组织过两次国花评选,一次是梅花夺魁,牡丹居亚,另一次则是牡丹称王,梅花位次。 1988年发布的中日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和约》十周年纪念邮票,一枚的图案是日本的国花樱花,另一枚上面是中国的牡丹。 1994年9月2日中国花协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全国开展评选国花活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慕华作了题为“让国花尽早诞生”的讲话。牡丹和梅花的竞争达到了白热化,河南洛阳成立了由市长亲自挂帅的“牡丹争国花领导小组”,力捧牡丹为国花。后来评选小组组织了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投票,结果牡丹以18票获胜。 近来国内花卉界提出三种国花评选方案:“一国一花”,国花为牡丹;“一国四花”,牡丹称国花,另设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四季名花;“一国两花”,牡丹、梅花为国花,由我国著名花卉专家陈俊愉提出。(国际在线) 中国人的性格:有梅花也有牡丹 牡丹与梅花风姿各异,却都可代表中国人的一种精神气质。 逆境中的梅 中国的国花,南京国民政府曾规定为梅花(1929年国民政府内政部、教育部将梅花审定为国花)。 那是有原因的。以前中国认可的国花是牡丹。陶渊明爱菊,周茂叔(即周敦颐,著有《爱莲说》)爱莲,但最受人喜爱的还是牡丹。 但是,牡丹太华丽了,跟当时中国革命状况不相符,所以改成梅花。中国制定国花的法令是在“九一八”前,即昭和四年(1929)。 “梅与莺”被用来形容搭配得好,这是日本独特的说法。中国没有这样的俗语,诗歌中也很少有这样搭配的例子,没有把它们当成一对。 倒是“梅与雪”成为一对。 升格为国花的梅花的优点,在于凌寒绽放。 推翻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迈向现代国家建设的国家的国花,只有与雪相伴的梅花才适合。 牡丹的魅力 那么,失去国花地位的牡丹呢? 在日本,说到赏花一定是赏樱花。过去,在中国说到赏花,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对象一般都是牡丹。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白居易曾如此吟咏唐朝长安的赏花。 唐朝时,如果是牡丹的珍奇品种,寺院等都投入大片土地和人手来栽培牡丹,然后卖出,很能赚钱。 还有叫做“斗花”的活动,即人们头插引以为豪的花,去京城大路上游行。长安西明寺、慈恩寺等牡丹名胜地,一到赏花时节,拥挤异常,很多人涌往开花较迟的太真院惜春。 牡丹有一种惑乱人心的魅力。据说长安牡丹在阴历三月十五日前后20天盛开,那时正春暖花开。 正如白居易感叹的,唐代的牡丹狂,只能说是颓废了。正处于革命的中国,不用牡丹做国花,也可以理解。 两种国花象征中国人性格 梅花暗自开放,默默吐露芬芳。比起牡丹的华丽,显得更有内涵。 另外,梅花的果实可以食用,从实用面来说,肯定让中国国民更有亲近感。《三国演义》中“望梅止渴”的故事,国民都耳熟能详。 但是,在中国人的性格中,除了梅的特质,似乎也有牡丹的特征。 在紧张的生活中,梅的特征表露在外。但到节日之际,人们高兴起来,身上所隐藏的牡丹特征就表现出来了。 这两种国花象征着中国人性格的复杂,这不是说中国人有双重性格,而是说他们有深度。 从某一点上来说,以樱花为国花的日本人的性格,跟樱花一样,说得好听是勇敢果断,说得不好听就是容易放弃,容易忘却,缺乏耐力。 尽管如此,两国人相通的是爱花之心和爱花的方式,这可以作为相互理解的共同基础。 关于中国国花该选谁的问题,各界已经争论多年。最终,梅花与牡丹成了有力的竞争者。在2007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园林局总工程师李蕾就曾提交过议案:建议尽快推选梅花为国花。有着“梅花院士”之称的陈俊愉先生更是梅花作国花的坚定支持者。 陈俊愉:梅花梅花我爱你 50年,他让南梅北上2000多公里 1957年,陈俊愉从武汉调到北京。作为一位梅花学者,他最引以自豪的成就,是带着南方的梅花向北跑出2000多公里。 “在中国,野生梅花分布17个省(自治区),沿长江、珠江流域,尤其从西藏沿长江各省,然后跨海至台湾这条线

文档评论(0)

xDpBSTop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